【#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反思》,欢迎阅读!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反思
“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字眼!自觉或不自觉地大人小孩们都把家当成“生活的摇篮”“疲惫时休息的港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然而由于父母离异或亲人离世及未婚生育等种种原因,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仍要面对家庭破碎的境况。单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记得2007年寒假开学初我们班转来了一名学生叫小林,第一天我就发觉上课一直坐着不动的他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提问他也一副茫然样,诧于他眼里深深的痛苦神色及闭口不说的落寞,直到上完课我才抱怨地喊到“小林你怎么回事,上课一点都不专心!”话音刚落,角落里传来一声不咸不淡的声音“小林是个没爸的孩子!”一时间纷纷走动的学生哄地大笑起来,在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沉默不语的小林奔过去就是重重的一拳,一时间全班乱成一锅粥。把小林拧到办公室,才发觉他脸上已是泪痕斑澜,写满愤怒,到一边无声地抽搐着。一时之间我也茫然无措,“怎么办?”心里知道这个问题相当棘手,却也无从着手,只好安慰两句让并不领情的他先回去上课。由于第一天的出手不凡,可想而知同学容纳的热情并不高,开学一个多月了,老师们明显的热情也无法消除他的对立情绪。功课底子非常薄,学习一遢糊涂。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小林3岁时,父母由于感情破裂而离婚。他判给母亲,离婚之后他爸爸从不过问小林的教育。母亲平日里忙于生计,本身压力大,无法照看孩子,家庭教育时有时无。脾气暴躁,有时会拿小林出气,所以他极少主动与母亲交流。
对于稚嫩的孩子来说离婚是一种不幸。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为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有的胆小,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根据小林的心理特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联手出击,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家庭教育
1、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希望母亲在家里能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单亲家庭的母亲,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言及不负责任等。平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有时间经常带孩子去逛逛书店,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有机会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是一种良好的矫治方法。
4、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必不可少的,单亲家庭要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学校教育
1、爱心互动。利用全班同学的爱心,让小林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也可对全班学生爱的教育。为此,我召集全班同学一起商量如何来帮助小林,探讨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我又单独找小林谈话,转达大家对他的期望,并让其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以树立改变的信心。
2、解决他在学习上的问题。小林的学习一遢糊涂,这是其自卑的重要原因。让他在学习上归队,才能让他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我仔细分析了小林各门功课的现状,他的理解不成问题,主要是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没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想只要按要求完成作业,加深记忆,他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上去。针对他的作业有始无终、前好后差的实际情况,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他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要求,暂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作业时,多一些鼓励性评语,少一些正面批评。逐渐地,他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作业了,测验成绩也有所提高。
3、帮助小林人际关系正常化。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让小林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互诉对方的优点,争取交往的和谐。通过活动中同学间的接触,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接纳小林。同伴的接纳为小林自信心的增强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其次是让所有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只要看到小林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第三则是小林的父母,通过家访帮助其找到他们忽视的地方,努力为小林的学习生活提供和谐的环境。
一个阶段之后小林脸上有了笑容,各种活动也能看见他越来越活跃的身影。为了更彻底消除小林的心结,征得他父母的同意,我让他们三口来参加我们特意组织的课外活动。小林第一次感到,他其实和别的人一样,也拥有爸爸妈妈的爱。是啊,单亲的家庭是有所欠缺,但只要心中有爱,幸福一样盈满单亲之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0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