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2023-01-09 01:4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留守,关爱,儿童,如何
幼儿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泗店镇中心幼儿 李秀华



幼儿园里,都有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家的儿童们,这么小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这些孩子,因离开父母所产生的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胆小、不爱说话,或者特别调皮、爱惹事。有的孩子个人卫生很差。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幼儿园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爱心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信任,让孩子感到亲切。于是,我给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论课堂内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们班许丽丽的父母去青岛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卫生习惯很差,班上有些同学不愿意和她同桌,在中班时她穿戴不整齐,卫生很差,我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里,给她洗了头发,她当时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因为爷爷奶奶也不识字,也没法给她辅导,再加之她的接受能力较差,我就利用课间与她交流,讲她没听懂的故事,10以内的分成,渐渐地她也能复述故事了,10以内的分成也会写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愿意和她玩耍了,愿意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看到她的进步,我笑了!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尽情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陶醉在快乐和开心之中,渐渐便对同学、老师、幼儿园产生向往和依赖感,淡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不开心。

二、构建新的家庭教育环境

幼儿的父母外出务工,幼儿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导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幼儿十分溺爱,造成幼儿管理,管也难,不管也难,造成教育的空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童不能养成良好习惯,不能得到健康发展,能做到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我便对这类学生进行了家访,及时了解他



1


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与他们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能与幼儿园的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幼儿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我们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我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视频、课间沟通、讲哲理小故事等途径,规范了“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

我结合教学内容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讲故事比赛,说说我在家里的所作所为活动等。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幼儿园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过儿童节时,让留守儿童通过作画,做手工,讲故事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与父母常交流,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的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再孤独,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总之,幼儿园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在生活上,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集体生活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幼儿园、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r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