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doc

2022-10-28 22:50: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doc》,欢迎阅读!
外交政策,新中国,形成,发展,论文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

导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新中国的外交也开始启动。从此,中国摆脱了屈辱的外交历史,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从1949-2011,新中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2年。62年走出了一条大国风范的和平外交道路,走出了今天这条维护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大国之路。那么现代大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到底有多了解呢?对此,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看现代大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是否关心 调查地点:长江师范学院

调查对象:长江师范学院所有大学生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是采取的是随机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是在长江师范学院随机选择名大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总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达100%

调查时间:20111120日到1130日。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与形成的了解度。 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120日,我们总共分发了100份,收回了100份,其中有效的有100份。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大一的占15%,大二的占29%,大三的占33%,大四占23%。对中国现在的外交政策了解的占4%基本了解的占49%不了解的占47%认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占17%,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占35%,是“独立自主”的占23%,是“和平共处”的占25%。认为坚持独立自主主要是要“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占32%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不是很了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此关心度不是很高。

据我们查询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为实施“一边倒”这一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步骤。首先,我国同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第二、积

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第三,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各种国际力量经历了一个分化与改组的过程,苏联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苏联两国力图保持两极格局,它们即对抗又妥协,即争夺又勾结。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美苏加强了对各自盟国的控制,从而加剧了两个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社会注意阵营分裂,帝国主义阵营也矛盾重重。与此同时,亚洲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西方殖民体系足部瓦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独立,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这一时期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大力加强同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合作。第二,发展同西欧、日本的关系。第三,反对苏联控制,顶住苏联的威胁。第四,坚决反对美国的战争叫嚣和制造“来年改革中国”的阴谋。

20世纪70年,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2月,他在会见一位来访的外国领导人时提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十三世界。”毛主席还提出了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在毛泽东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能够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后,我国同绝大数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只有坚持这样的判断和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能放胆一心一意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做药的条件”“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扎俄格中心”他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啊哟一个和平环境,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调查体会:中国走向大国道路,应该是与软实力建设同步的强国之路,应该更加注重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纪,唯此方能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从维护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而到争取一个合作的外部环境,并且在我们力所能及之处,防止进入一个新的冲突的世纪,致力于开创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合作的世纪。回望大国演进,软实力须以硬实力为基础,因此在硬软实力的转换过程中,公共外交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多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当代的时事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fl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