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病学-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的浅认识》,欢迎阅读!
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的浅认识
2019年底,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其传染性强,致病性高,使得疫情迅速蔓延开来,一时之间席卷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国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病人数以非常难以置信的速度不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政府迅速组织应对,防控措施不断细节化和严密化,有效遏制了其病毒的蔓延,稳定了社会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西医病名,属中医“伏气温病”的范畴。《瘟疫论》中提及:“伤寒不传染,时疫多传染,伤寒邪从毛窍入,时疫邪从口鼻入。”疫是古代中医对流行性烈性传染病的统称。古代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了对疫病的明确认识,《黄帝内经》提出“伏气”学说,认为机体感受外邪后可即时发病,也可逾时而发,逾时而发指的是邪气伏于体内,或更长时间而发的疾病,就温病而言,即是“伏气温病”。联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的表现,理化检查已呈阳性,而病人却无明显不适,与中医的“伏气温病”学说不谋而合。
中医学对疫病的治疗,首先必须精准辨证,才能立法处方,有依有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多个版本的诊疗方案中,指定清肺排毒汤救治轻症型、普通型、重症型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各类组方中巧妙化裁,经方融合,救治有效率非常高,经过大样本临床验证,能治疗大部分证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迅速的大面积遏制疫情,在此一疫中,中医药表现出了很明显的优势。
自古以来,在疫病流行时期,古代先贤通过不断总结与创新实践,中医药与瘟疫斗争了几千年,在中医药干预急性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理论,为后世防治疫病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必将对我国乃至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a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