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谈你对国家应该培养怎样的大学生的看法》,欢迎阅读!
国家应该培养怎样的大学生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青少年从来都是教育的主角,而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终端,更是牵动中国教育者的神经。我认为,教育不应当只单纯重视知识技术性的教育,而忽视了人生发展教育!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在提供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内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不断完善他们的人格修养。
80后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大多数都缺乏一种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即所谓的逆商(AQ)精神。有专家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因此,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培养学生逆商的活动,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今,社会竞争激烈,金融风暴肆虐,大学生涉世未深,经验匮乏,他们在思想上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应付大学的学业,争取学位;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系列的要素等待着他们去解决,但毕竟他们还处于年少阶段,身心发展得都还不够健全,他们能承受得了吗?于是,大学生中出现抑郁,焦虑,失眠,恐惧的症状的现象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他们会为了挂科,自卑,失恋等等的挫折而出现轻生的举动。前几天,广东工业大学就出现了两例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这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呢?学校和教育部门又该如何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呢?
重专业技能,轻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的倾向,更是人才成长的一个严重障碍。
有人说现在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脚拐”的,因为学校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人生最需要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我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否决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毕竟我还是在这个体制下走出的大学生,但确实,在学校里校长,老师,学生看重的都是成绩,家长更是如此。如今广大教育者都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专家学者都呼吁要加强道德教育体系,为什么学校还是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呢?我想这可能要追究到国民“功利性学习”的心理吧。回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腾讯网教育频道对15766名大学生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53.5%的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和以前相比降低了,仅9.2%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素质较过去提高了。国家逐年降低大学招生门槛,大学生比重逐年增加,我想为了避免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出现,更为了避免其走向滑坡,国家应加大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中国家庭历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希望孩子通过寒窗苦读来改变命运。而已,现在的大学生并不再是用人单位眼中的“天之骄子”,社会是残酷的,大学毕业生经验不足,对社会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V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