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 激活基层团建

2022-08-11 01:5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凝聚青春力量 激活基层团建》,欢迎阅读!
基层团,凝聚,激活,力量,青春
凝聚青春力量 激活基层团建

作者:义乌市佛堂镇团委

来源:《中国共青团》 2019年第2



2018 年,佛堂镇团委紧扣全省群团改革试点机遇,以党建带群建、区域联建、群团共建的“三建”为核心,积极探索基层一线共青团的建设,做实基层基础、做细资源整合、做深品牌项目,着力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

强化组织建设,打牢“基础桩”

党建引领、织密覆盖网。以党建为统领,在统筹推进镇、村、企、社群团组织建设基础上,同步推进团建工作。镇一级层面上,成立党群工作办公室,由镇团委书记任党群办主任,统筹各项党群事务,实现对辖区群团组织的直接管理和群团资源的集中整合、统一调配,形成“多个端口进、一个端口出”的群团建设工作体系;村一级层面,在全镇7 大网格片区基础上,设32 个团建区域,在每个团建区域成立团总支,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全镇101 个村(社)均完成团支部建设,推动团建基层基础全面夯实、覆盖提升

整合力量、拉起大队伍。全面完成镇村两级团干部换血,特别是镇级层面,实行“专、挂、兼、轮”四种干部配备模式。现有的21 名团委委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书记1 名,专职副书2 名,兼职副书记5 名,挂职副书记1 名。团委委员中,体制内干部9 名,体制外来自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的优秀青年12 名。同时大力开展“红色雏雁”培育行动,建立80 人“红色雏雁库”,成立佛堂镇“红领青年党支部”,通过“治村导师”论坛、跟班学习、实战锻炼等方式,为基层一线培育后备人才,增强工作力量,“红领青年党支部”已成功培育3 入党积极分子。

规范制度、强化运行力。建立完善党群联席会议制度、群团工作例会制度13 项体制机制,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促进共青团工作规范化发展;实行“1+X+Y”团委委员直接联系团支部、青年制度,通过1 名团委委员联系X 名团支部书记和Y 名青年团员,强化团干部履职,激活团建神经末梢。依托“志愿汇”线上平台,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着重推进“社+ 骨干+ 志愿者”综合性服务队伍建设,成立佛堂镇党群服务“多彩联盟”,涵盖红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内的13 支志愿者队伍,常态开展志愿服务;制定《佛堂镇志愿者积分管理法》,吸纳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寄语未来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进驻,着力形成“工作所需、青年所盼、服务所至”的工作格局。

注重资源互补,构建“同心圆”

支部共建、共融互通。加强与派出所、国土所等垂直管理的基层站所的联系,探索支部共建模式,通过吸收镇站所、学校、两新组织优秀青年为镇团委兼职委员等形式,打造“镇站所团支部+ 村、社区团支部+ 学校团支部+ 两新团组织”共建的模式,打通基层团组织交流互动的平台。目前,全镇通过整合形成13 组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了“模拟法庭”“小小法官”等系列活动,得到群众好评。

活动共办、共育品牌。将每个月第二个星期六设定为镇群团活动日,同时也将其作为共青团主题活动日,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目前,已会同镇总工会、镇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开展了“山的那边 关爱独居老人”“重阳绵绵情 悠悠青年心”“民俗交流 志愿先行”“我的青春佛堂梦法制教育在行动”等10 次主题活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实现基层团组织与中工作同频共振。


各方借力、优势互补。根据实情需求、资源分布等要素,强化镇基层团组织之间的优势互补。阵地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等示范站点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团组织开展活动,实现一室多用、共建共享。活动策划方面,依托十八腔网络团委佛堂团支部、樊登读书会团支部等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团支部,组成“佛堂镇点子团”,谋划各类主题活动。队伍建设方面,畅通推优路径和成才平台,在“红色雏雁”中优先选育优秀青年进入基层团组织队伍充工作力量,建立基层团组织推优入党等保障机制,激励青年团干主动履职。

提升服务品质,当好“先锋兵”

以“三张清单”聚焦服务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团建供给侧服务,着重推进“需求、服务、项目”三项清单,结合群团“六必访”“六必到”要求,及时了解诉求,精准对接服务。如针对企业员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顾的问题,由镇团委牵头开设“四点半学堂”,一线青年教师担任志愿者,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行,“四点半学堂”获得家长一致好评,镇团委更与市青少年宫在暑期联合开设“暑期宝宝班”,尽力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针对敬老院老人们亲人长期不在身边的现实问题,镇团委组织“公益小天使”定期看望老人,为他们带去关怀与爱心,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

以“网上共青团”扩大服务范围。依托群团“四站合一”网上平台建设,建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单向向互动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上群团”共建体系。设立“微心愿”“民生服务”“需求服务”等7 大功能19 个子项目,将共青团资源充分在网上展示,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移动终端使用方便等特点,打破线下活动局限,扩展共青团的服务范围、服务半径和服务时间,青年团员只需通过网上预约、联系就可以获得共青团服务菜单中的各项服务。网上微心愿、微实事办理全面开花,截至目前,各级群团骨干认领并完680 余条。

以“特色服务”体现团建成效。利用佛堂党群服务中心所在的“智创园”的先天性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服务活动,挖掘各行各业创业带头人,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班56 次、各类主题沙龙13 次,进一步增强青年创业技能,拓宽青年创业渠道。实行“标配项目+ 自选动作”,打造15分钟服务圈,103 名“跑小青”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156 个事项实现“零跑”;5000 余名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建设平望百亩花海、小六石“乡村迪士尼”等精品乡村旅游项目。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赋予新使命。佛堂镇团委将继续紧抓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机遇,以改革促发展、以凝心聚合力、以服务暖人心,团结带领佛堂青年努力为“两个高水平”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F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