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S管理的含义及内容》,欢迎阅读!
![含义,内容,管理](/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4.jpg)
5S
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5S是在约1955年前后,丰田公司在研讨JIT时诞生的。提出人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工业工程先驱者,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师新乡重夫先生,当时是他在指导丰田改善活动时率先采用了3S称呼,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后来由“3S”扩充为“4S”,和“5S”,即增加了清洁(SEIKTSU)、素养(SHITSUKE),这就是现在的5S,后来5S渐渐成为主流,甚至发展到6S,7S等更高的水平。
1、整理(SEIRI)。
含义:把不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去掉不必要的东西。 对象:清理工作现场所占用的有效“空间”。
目的:腾出宝贵的空间,防止误送、误用,防止变质与积压资金,制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方法:对每件物品都要看其存在的必要性。区分对待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长期不用的;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非必需品,应立即挪走。这样就会空余出场地。
要点:整理是5S的出发点,也是首要任务。工作现场经过整理之后,可以过滤掉很多不需要的物品从而开创很多空间,使后续的4S发挥更好的效果,“红单作战”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2、整顿(SEITON)。
含义:把必要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并能很快取出,规定放置区,明确标示。
对象:减少工作场所找寻物品浪费的“时间”。
目的:缩短前置作业时间,压缩库存量,防止误送、误用,塑造目视管理的工作场所。 方法:第一步落实整理工作;第二步决定防止场所;第三步决定包装、放置方法;第四步标识,画线定位,用颜色区分开来。
要点:整顿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将寻找的时间尽量减少。如有异常能马上发现,不同的人做的结果一样,可以说是标准化的一种。
“三定”和“三要素”就发生在这一环节。 ①“三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也叫定位,看放在哪里合适,便于储存且方便寻找。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物品规格不同,需要不同规格的容器,为便于区分同时需要不同的颜色。要进行区分、画线、标识,使之不易混乱。
定量:规定合适的包装,以便于物料领取,数量清点。需要考虑最大和最小库存量。
②“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场所: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方法:易取,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要细化,比如要问一下到底是装上,还是放上,还是放入,还是挂上,还是其他等。
方法:从方法上讲,选择很多,标签、Kanban、图示、颜色或者其他方法标识。同时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要一对一。
3、清扫(SEISO)。
含义:打扫和清理垃圾、灰尘和污物,使得现场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 对象: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减少工伤,保证质量,塑造高作业率的工作场所。 方法:落实整顿工作执行例行扫除,清理污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E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