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违背依法执教的行为及原因分析

2023-03-07 04:16: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教师违背依法执教的行为及原因分析》,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执教,违背,中小学,依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教师违背依法执教的行为及原因分析

作者:庞小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进入了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党中央及时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于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依法执教就以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摆在了全体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前。在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的社背景下,教师的依法执教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的课程改革能否全面、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行。因此,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哪些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怎样才能做到依法执教就成为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明白的问题,同时也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违法行为及现象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既是相对于学生的施教者、管理者,又是相对于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的被管理者,因而既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中小学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超越了法定的权利或没有履行既定的义务,往往酿成违法。如: (一)教学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教师不按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超标准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对学生身心造成损害;教师不遵守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擅离课堂,随意停课,不认真教学,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个别教师不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务,又想取得好的教学绩,于是出现了有意给学生泄露考试内容及考题的现象,在阅卷过程中不能按相关要求公平公正的判卷评分,却故意给自己任课的班级及学生降低评分标准,随意提高试卷分数。 (二)教育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罚学生的行为由于法制观念的深入已逐渐减少,但变相体罚现象还是存在如:罚站、罚跑、罚做作业、罚款、罚劳动等;教师出自好意私藏、私拆学生信件,甚至揭露学生隐私,误以为这些行为合情合理,故时有使用;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时有不尊重学生合法权益、侮辱学生人格的现象发生。 (三)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停止学生上课、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将学生推出学校等剥夺了学生受教育权;教师对学生造成的各种性质的伤害;教师对在校生未尽到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的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教师在以上三个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现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有发生,不仅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家庭和社会,更损害了学校教书育人、教师德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崇高形象,同时践踏了国家法律的尊严,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造成中小学教师违法行为的成因分析

1.中小学教师既是国家的公民,又是国家教育的专职人员,造成其违法行为首先跟其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深入不无关系。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有少量开设教法学基础课程外,其他专业均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教育法规,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也缺乏正规教育法规培训,所以在中小学教师中,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法律法规对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些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权利义务不清,没有根源于头脑中的法理,就无法在行为前形成正确的法规概念,无法自觉指导实践。因此,权力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便不能很好地掌握尺度,从而造成侵权或违法行为。 3.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在程序上不规范,在内容上不科学,在执行上不严格,实施上不到位,缺乏与时俱进,且监督程序不明确清晰,监督内容不全面,是造成教师在教育教学动中侵权或违法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推进中小学教师依法执教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

作为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知识要认真学习,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把教育主要依靠政策、行政的观念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通教育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将国家的教育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在内心形成行为活动的法律理念,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做,努力为全社会营造依法治学、依法执教的良好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大力抓好制度建设,依法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建立健全与学校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依法执教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依法开设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来规范教师的教教学行为,从而将教师的依法执教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教育法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做好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学生、家长、教师都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将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中,使教师依法执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遵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守法行为习惯,不断增强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同时也将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置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监督之下,创设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环境。

总之,依法治教,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教育法律的规定,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的保证,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校的根本,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落实,也是对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依法执教必将是中小学教师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努力追求并积极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法规选讲》李景舒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赵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论依法执教》陈静著,鄂州大学学报第14卷第3期,2007.5. [4]《试论中小学依法治校》林东兴著,学位论文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1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