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文学》,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的本质
1、儿童文学的含义:是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审美要求,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学。
2、儿童情趣:是指从儿童的审美需要出发,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表现出来的充满童心的情感和趣味。是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的重要标志。 3、特点:(1)主题明确而有意义(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动作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有趣(3)浓郁的儿童情趣(4)语言规范简明、优美形象。 4、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个类别。 区别:是否有文学性,儿童文学具有文学性。 5、儿童文学与教科书(语文教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教科书是根据大纲编写的供儿童学习的课本;教科书包含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 区别:教科书很规范;按照大纲的相关要求教学;必须实现一的教学目标。 6、儿童文学的语言
儿童文学的语言规范简明、优美形象,是源于生活,又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过的文学语言。 童话
1、童话的概念
童话是儿童文学重要的文学样式,是一种具有浓郁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2、童话的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的过程。 民间童话:指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口头流传的童话。 民间童话:贝洛、格林兄弟
法国的贝洛是欧洲第一个将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 文学童话:安徒生 3、童话的主要特点: (1)幻想美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就是将现实生活逻辑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辑”写成的故事。 (2)现实美
童话的主要特征是幻想,但是童话的幻想并不是无稽之谈,它是借助幻想塑造并非实有,却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形象,对生活作折射反映。 (3)形象美
童话用拟人塑造形象
童话入幻的方法:梦游法、遇仙法、魔力法、入画法、拟人法、药水法 4、童话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夸张①童话的夸张是全面、极度的夸张。②强烈的夸张造就了浓烈的童话氛围。③极度夸张便于揭示生活真实
(2)象征,象征是童话将幻想和现实融合起来的重要方式。
5、叶圣陶的《稻草人》的稻草人象征20世纪20年代的知识分子;作品中的三起悲惨的故事都发生在“寒冷的深夜”,黑夜象征黑暗的社会。
6、猪八戒的性格:懒、馋、憨;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展示童话形象的个性美。
7、科洛迪《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童话用拟人塑造形象,要注意人性与物性的结合。既要赋予童话形象人性,又要注意保持童话形象的物性达到二者的统一。在人性和物性的自然结合中体现童话色彩。 儿童散文
1、儿童散文的含义:儿童文学中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它指以记叙、抒情为主,形式短小,语言自由的文学体裁。 2、特点:(1)语言朴素优美(2)故事性的叙述方式(3)追求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意美(4)浓郁而纯真的抒情美 3、语言上的三美:(1)浅近朴素美(2)形象色彩美(3)音韵和谐美 4、主要叙述方式是:故事性的叙述方式。 5、分析一篇散文的三美。《桂林山水》赏析:长短句交错中多用短句,短句符合儿童的口语特点,长短句交错,使句子的节奏舒缓有致。 儿童故事
1、儿童故事的含义:是以叙述生动的事件为主要特征,适合儿童阅读和倾听的作品。 2、特征(1)情节性(2)趣味性(3)口语化
3、儿童故事以动人心弦的情节取胜,在情节安排体现了传奇性、意外性、完整性和单纯性。 4、实现口语化的方法:①儿化韵的使用。儿化韵的语言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儿化的加入不仅讲来顺口,听来顺耳,并且使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之间的感情空间距离缩短。②反复。加深对所叙事物的印象,也更能表达讲述者的感情。在音韵上,形成回环美、音乐美、抒情美。
5、分析《李子核》 儿童小说
1、儿童小说的概念
狭义:儿童小说是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中心、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叙事性儿童文学样式。 广义:泛指从儿童观点出发,充满儿童情趣,能充分满足儿童审美需要,符合儿童好奇、好动心理行为特征,以社会生活为内容,故事性强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2、人物形象的丰富美、单纯美
单纯美:是指儿童固有的天真活泼、调皮、富有同情心和想象力的童贞美。
丰富美:是指在儿童的成长中以独立性战胜依赖性,以自觉性战胜幼稚性,以责任感战胜自由散漫的冲突美。
3、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简洁与鲜明(1)儿童小说的景物描写简洁而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引出人物、揭示主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刻画心理等等)。(2)儿童小说的景物描写富有动态和鲜明的色彩。(3)儿童小说的景物描写基调健康、明朗。 儿童科学文艺 1、特征
(1)严格的科学性(2)生动的文学性(3)鲜明的思想性 2、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赏析: (1)浓郁的幻想色彩和严格的科学性 作者抓住蝌蚪与妈妈不同的特点构思,以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青蛙的演变过程和青蛙的特点。 (2)拟人手法的运用
童话中的动物被作者富于了人的个性和情感,使童话形象生动可爱。 (3)情节完整而曲折
童话以小蝌蚪寻找妈妈开始,小蝌蚪找到妈妈结束,情节完整。其间作者让小蝌蚪五次找错妈妈,既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又自然地介绍了青蛙的特点。 (4)鲜明的思想性
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孩子明白认识事物要全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