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探究》,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探究
作者:龚艳艳
来源:《成才之路》 2018年第2期
摘要:在幼儿音乐教育阶段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助于激发幼儿音乐潜能,增加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利于对传承优秀文化精神的培养。在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中,传唱民间童谣、融入民间舞蹈、制作节拍器等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音乐启蒙;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2-002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我国素来有“礼乐之邦”的称谓,与音乐相关的文献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应尽量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以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发展良好的审美情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启蒙教育中,有助于增加幼儿的音乐感知深度、开拓幼儿音乐文化视野以及强化幼儿的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的意义
(1)传承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归属感。在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是一种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新课标要求下的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将深厚文化底蕴的“风”,吹入到幼儿启蒙教学的“夜”(课堂环境)中,能够极大地滋润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增强幼儿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化特色的音乐启蒙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于教材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以达成培养儿童艺术兴趣、音乐基础素养的教学目的。
(2)激发音乐潜能,丰富儿童情感体验。音乐是生活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学习和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的需要和享受。儿童普遍具有想象力丰富、感官灵敏的特点,因此,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非常强。在音乐启蒙课堂中,加入内容合适、情境相符的传统文化,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激发出其自身内部系统的音乐潜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的有效途径
(1)传唱民间童谣。童谣是一种儿童短诗,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朗朗上口的韵律节奏使这种诗歌形式广为流传。民间童谣由于旋律简单、生动活泼的特点,十分容易被儿童接受和喜爱,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传唱具有当地风土特色的民间歌谣,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选用民间童谣时必须紧贴教学目标,注意选曲的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和音乐性。让幼儿学习和传唱具有文化教育性的歌谣《卖汤圆》,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音乐情感体验,还能够引导幼儿体味和理解元宵的传统风俗习惯。知识普及型歌谣代表如《凑十歌》《二十四节气歌》,能够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有助于增强幼儿知识记忆和理解的效果。
(2)融入民间舞蹈。儿童天性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因此,在音乐启蒙中加入传统民间舞蹈动作,是培养幼儿发展多样化艺术兴趣、提升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儿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肢体动作也是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动作之一,例如击掌、点头、跑跳、挥手等。教师在音乐启蒙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模仿音乐情境,比如说,用双手散开由上到下地摆动表示下雨或者模仿小鸟、游鱼的生理姿态来感受相应的节奏韵律,将音乐与这些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