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经络操》,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经络操 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全国因为各种慢性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死亡近2万人、每月死亡60万多人、每年死亡近1000万人,造成很多的家庭悲剧、人生遗憾和经济负担。据专家统计,在疾病形成的各种因素中,60%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这些人大都没有健康观念、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懂健康知识、不懂健康方法,长期的拖延、积累而起。 中华养生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黄帝内经》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意思是:五脏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如果五脏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各种疾病出现。有效的五脏调理方法,是治病的根本。自古以来,所有养生方法,都是通过对五脏的调理,来达到祛病养生的功效。 康德堂中医养生“四养一调”:“食疗养生、保健养生、五型养生、心理养生、物理调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的四大功效。温家宝总理在07年的《政府报告》里也明确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的国家政策。
人体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十二条正经和任脉、督脉两条奇经共十四条经络。中医养生经络操秉承《黄帝内经》中对经络、脏腑的养生理论,萃取几千年中华养生健体的精华,通过对应的经络与穴位,来调理脏腑的功能。经过多年社会实践证明,经络操能活跃全身经络,把人体脏腑的功能趋于平衡,使我们身体从亚健康向健康状况转化。 康德堂推广中医养生经络操是配合国家“弘扬中医药文化”、“全民健身”和“全国迎奥运”的三项政策,因为只有我们健康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唤起每个人的健康意识,都懂得中医养生方法:让每个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家庭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单位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社区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城市的人都健康起来、每个省份的人都健康起来,那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强大起来!
救死扶伤,功德无量!我们希望更多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爱护家庭、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朋友一起推广中医养生文化,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痛苦,享受健康幸福生活!
康德堂中医养生经络操分为六节,下面介绍每节运动所对应的经脉位置、动作要领及作用: 第一节:双手托天。
1. 要领:双腿并拢,膝盖夹紧,上身直立,手指交叉,双臂伸直向上托起,同时头向上看。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4个8呼,早上做效果更好。 第二节:摩两胁。从腋下直到腰带处。
1. 要领:双腿并拢,膝盖夹紧,上身直立,双手两侧抬起,用手腕从身体最高肋骨摩到腰带处。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4个8呼,早上做效果更好。
2. 作用:排泄肝火,强肝利胆,可以活跃上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手六经与任脉、督脉的活力,对于酒精肝、脂肪肝、肝功能低下、肝炎、肝癌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三节:拍打生命六大养生要穴。从人体的十四条经络的400多个穴位中,选出最重要的六大保健养生穴位。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个穴位每次6--8个8呼。
[第1穴:敲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第7节颈椎突下凹陷处。督脉上重要穴位。 1. 要领:低头,双手交叉越过头顶向上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敲打,同时双腿并拢微曲;
2. 作用: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汇处,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可令颈肩、头部气血运行通畅,对颈椎病、肩骨疼痛、头痛、各种神经症等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要穴。6个8呼。
[第2穴:弹膻中穴]。位于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正中心的心窝处。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双手合十向前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的惯性弹打,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
2. 作用:对感冒、哮喘、气短、心慌、心悸等肺经、心脏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第3穴:拍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下3个手指处中间位置。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左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上,右手五指并拢向上举起,用手臂带动,空掌拍打左手内
关穴,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再换成左手空掌拍打右手穴位6个8呼。
2. 作用:疏通心脏气血,宁心安神,是调理心脏疾病的首选要穴。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有良好的效果。
[第4穴:扣肾俞穴]。位于腰部最后肋骨同高、腰椎旁开两指位置。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的惯性空掌扣打,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
2. 作用:防治肾虚、性功能低下、性冷淡、前列腺、肾炎、肾结石、糖尿病、脱发白发、耳炎耳鸣、色斑、妇科炎症、子宫肌瘤、骨关节病有很好效果。是调理肾脏的第一要穴。 [第5穴:拍合谷穴]。位于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的中间位置。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左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下虎口张开,右手五指并拢向上举起,用小臂带动空掌拍打左手合谷穴,伴随下蹲动作,6个8呼再换成左手空掌拍打右手穴位;可防治大肠炎和大肠癌。
2. 作用:防治脑中风、老人痴呆症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第一要穴。 [第6穴:敲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下四指、胫骨外旁开一指的位置。胃经上的第一要穴。
1. 要领:伴随下蹲动作,双手用小臂带动空掌拍打足三里穴,再直立,重复动作,6个8呼;
2. 作用:调理人体后天的脾胃功能和治疗所有脾胃有关的疾病,自古以来的养生要穴。 第四节:拍腹部。拍小腹,九十九。可以帮助腹部多余脂肪燃烧,达到免费减肥的效果。 1. 要领:五指并拢、空掌,从腹部左边顺时针方向,圆圈拍打,伴随下蹲动作。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1个9呼。
2. 作用:人体的腹部有9条重要的经络经过,还有关元、气海等重要穴位,可以说腹部是人体元气的大海、生命动力的宝藏。腹式运动可以培固人体元气、提高免疫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失眠、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第五节:拍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裤子的正中线,从胯部一直到脚踝部。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腕力空掌用力拍打到脚腕,伴随下蹲动作。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6个8呼。 2. 作用:《黄帝内经》中记载: “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也就是说所有脏腑功能的强弱,都要取决于胆腑。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畅通的关键,所以经常拍打胆经可以充盈全身气血,从而调养全身脏腑,对气血亏损、长期失眠、体质虚弱、肝胆功能低下、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第六节:手抓运动。分4个动作:猫抓、婴儿抓、鹰抓、数手。连起来做效果更好。 1. 要领:上身直立、不能向前倾,手指用力,伴随向下蹲动作。猫抓、婴儿抓、鹰抓每个做2-4个8呼;数手三个动作各做3呼,8-18个9呼。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 2. 作用:《黄帝内经》指出:“心主神明,主血脉”。常言也道:“十指连心”。手抓运动是通过锻炼手部六条经络,增益人体大脑、心脑功能,对预防和调理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X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