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谈源语言内意义与修辞在译文中的再现——以《长恨歌》许译本为例》,欢迎阅读!
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谈源语言内意义与修辞在译文中的再现—
—以《长恨歌》许译本为例
唐蔚;李延林
【期刊名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1
【摘 要】以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观点为理论依据,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探讨了许渊冲先生<长恨歌>英译本的言内意义中叠字、借喻、顶真等若干修辞的再现.探讨表明,汉英两种语符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导致了言内意义在转换过程中的变异或缺失.因此,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言内意义的转换,尤其是修辞的再现. 【总页数】2页(P197-198) 【作 者】唐蔚;李延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仿拟修辞格在语篇中的翻译——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例2.社会符号学视阈下霍译《葬花吟》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的翻译为例3.社会符号学视角看傅东华译本的意义再现4.论《阿Q正传》西班牙语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r——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角度5.论《红楼梦》杨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角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