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

2023-01-10 20:45: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欢迎阅读!
习作,语文,探讨,小学,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

作者:罗晴

来源:《新作文·教学交流》2020年第03

摘要:李白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如今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习作却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参考一些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导致学生对习作存在恐惧和厌恶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枯燥、填鸭式教学方法。如果给写作注入一些新鲜活力,语文作文课就换了人间。下面笔者就来简要地展开相应论述,希望可以对提升小学习作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学生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老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偏高且重量不重质的情况仍然存在,并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想有效解决这一情况,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其进行巧妙的点拨,能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需求。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1]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局限于教材,往往先设定了写作内容,然后硬牵着学生往预设好的内容上写,对于学生个性的想法则视而不见,磨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些老师对学生习作教学的目标也仅限于为了考试,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喜欢写作呢? 1.2科学的习作教学方式

在习作教学中,老师缺乏科学的方法。选材方面,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习作素材,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几个素材。对学生来说有些素材是陌生的,说都无话可说更何况是写。写作技巧方面,学生常常对一些写作技巧一知半解,也不明白这些写作技巧的好处,老师就要求学生必须在习作中用上,不断要求学生按套路写作。这样的习作练习,实际上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反而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 1.3缺少对学生持续性的习作教学


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只在作文课上讲习作方面的知识,缺少持续性的习作教学。老师在阅教学中,过于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解读,特别是高段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对文本写作方法的提炼,不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写作技巧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优化措施 2.1习作训练自成体系

小学低学段训练重点是写话,中高学段才开始真正地习作。三年级主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四、五年级要求学会写说明文和写人记事,要求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能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六年级要求能围绕中心写人记事、场景描写要具体,写作要求抒发真情。每册具体的写作安排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强调读与写结合,口语与书面语结合[2]。但教材的编排又不受阅读单元主题和文体的限制,对文体不做明确规定,比较灵活。除了记叙文、想象文、说明文,也注重应用文的写作,如要求学生会写寻物启事、留言条、通知、日记、书信,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部编教材提高了习作的地位,从中年段开始每册设计了一个专门的习作单元,一共八个单元,为学生提供选材、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力求让每一次写作课都能有所得。习作单元的编排全面呈现习作过程,从素材的选择、构思、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指导。写前要求老师指导学生要合理选择材料、做好谋篇布局工作。写作时要边写、边导、边改,让学生立即调整思路继续创作,写后老师要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导评中修改作文。学生习作中有亮点的句段或优秀习作,老师应在班上宣读,并赞扬。由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此外,老师要把握好习作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关系,发挥习作单元的教学功能。 2.2情境创设,引发学生观察和想象

小学习作训练一般以对事物的观察为基础,在融入自身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充分想象和联想完成创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针对作文指导和训练,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观察和想象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明确写作思路,并选取合适的素材完成习作[3]

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国宝大熊猫习作训练板块中,为了帮助学生在创作中应用富的写作素材,更加准确地传达自身思想感情,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关于国宝大熊猫的视频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播放,确保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发现大熊猫在生活习惯、饮食、动作等方面的特殊性。以此为基础,老师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畅想一下自己与国宝大熊猫的故事或者国宝大熊猫之间的故事,如作为外交大使大熊猫的生活、大熊猫在照顾孩子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变化情况等,丰富写作素材,借助有效的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写作训练效果,提高习作质量。


小学习作教学中,老师要综合分析教材、习作教学的要求和小学生的成长特点,采用情境创设辅助教学,能在班级中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小学生写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2.3夯实阅读积累基础,不做无米之炊

在习作中,没有一点阅读积累素材作为基础,就相当于让学生去完成无米之炊,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嘗试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懂得积累,学会摘抄,指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主题意义、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归类和整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记录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推荐,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那么我们则可以推荐课文读物《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等;有的学生则喜欢阅读自然科学探索类的书籍,那么我们则可以推荐《探索大自然的四季》《11次奇妙自然探索之旅》以及《一座岛的600万年》等书籍。如此则可以不断地自主阅读和学习逐渐积累丰富的阅读资料,这样的教学辅导方法,在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的同时,也为习作注入了趣味积累的活力和动力,助力了高效习作教学的发展。 3结语

综上,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习作元素进行挖掘,并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教学指导,能逐步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突出习作教学指导的效果,使学生对习作学习形成全新的认识,更好地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作文创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振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以读引写实施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1):176.

[2]饶学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来强化阅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析[J].亚太教育,201911):19-20.

[3]朱海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75.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55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s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