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2023-03-10 2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欢迎阅读!
教师论文,素养,落实,语文,核心


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我国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高中阶段依据核心素养而进行的学科

课程标准的修订已经告一段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修订也已启动。认真研究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实践成为当下的教育热点,作为教师,自身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决定着课程深化改革的成效,也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品质。 一、研读核心素养的一个视角——学科

钟启泉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离不开三大关键课题——洞察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素养,展开学科实践。学科本质是对构成学科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学科践是在一定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而学科核心素养既体现着学科本质,又是指导学科实践的思想方针。把握学科素养,至关重要。钟启泉教授建议我们,可以透过对“学科群”本质特征的研究来把握学科素养。他将当下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划分为四个学科群”逐一分析了不同的学科群的独特作用。

学科群”,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是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帮助教师从综合的、整体的高度看待学科很好的抓手。教师所持有的学科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教师都应该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做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二、核心素养的本质与核心——自主学习能力

OECD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三大类能力:一是灵活使用语言、信息或技术等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二是同异质集体构建良好关系、解决冲突的能力;三是自主学习反思和行动的能力。根据OECD的界定,“反思性正是核心素养之中心”,而反思性与自主性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旨。不仅仅是OECD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构建的核心素养的框架中,大都将自主学习能力视为核心素养的本质与核心。

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人的先天特质,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训练养成的。如果家教育和学校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什么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中,自主学习能力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

第一,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往往能直面现实的问题和复杂的情境,会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找寻问题的解决路径,这其实就是终身学习能力的体现。

第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原本就少有学科的界限,对这些问题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自然也需要跨






学科的综合能力。

第三,自主学习能力对其他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的作用。具备自主学习力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学习内驱力,善于将知识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领域迁移,具有很强的情境适应性,这对其他关键能力的培育也是很有益处的。同时,有较强自我学习能力的人,非常善于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自觉的探究“我是谁”这样的哲学命题,促使自己更好地自内而外展现自己,服务社会

最近和几个家长聊天,说起自己的孩子,他们似乎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恨不得自己把工作放弃,每天陪在孩子的身边,只要孩子的成绩能上去。我告诉他们,如果孩子自己没学习的内驱力,就是每天24小时陪着他,也是没有用的;反过来,如果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家长陪着对孩子来说往往还是一种负担和干扰。

对教师来说,所谓教学研究学生,重点就在分许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学习自然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自觉行为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j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