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言语

2022-08-24 15:53: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自我中心言语》,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学,言语,自我,中心




首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把这种言语形态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 以后有许多心理学[穆孝(MMuchow)卡茨(DKatz)夫妇、麦卡蒂(DMcCarthy)维果茨基、黄翼等]对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做了检查性研究虽然由于种种条件不同,结果互有出入,但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自我中心言语这一现象。 皮亚杰认为:第一,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唯我思维)的表现;第二,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七八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 维果茨基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都不同意皮亚杰的这种解释。 维果茨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认为: (1)所谓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2)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3)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因此,维果茨基认为:所谓自我中心言语,实质上,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这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人的意识的开始。 由此可见,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不是对立的东西。前晚期自我中心言语的下降,也不是意味着它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向内部言语转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e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