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游戏能帮助孩子“去自我中心”

2023-11-06 10:36: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幼儿游戏能帮助孩子“去自我中心”》,欢迎阅读!
浅析,幼儿,自我,帮助,孩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幼儿游戏能帮助孩子自我中心

作者:孟星 黄乾玉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

【摘 要】在当前多数独生子女都存在儿童自我中心化,皮亚杰早期在著作中就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了重要探究。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将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章就主要从如何去儿童自我中心进行讨论,主要从幼儿的不同种类的游戏分析如何去儿童自我中心化,从角色扮演游戏、合作游戏和户外活动游戏分析如何去儿童自我中心化 【关键词】儿童自我中心化 游戏 自我中心化 一、学前的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

儿童自我中心化是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在皮亚杰早期著作当中就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了重要探究。而在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自我中心概念,指出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在1960年,他进一步提出:在个体发展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对应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贯穿皮亚杰早期著作中自我中心主义概念,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之间思维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自我中心化的形成主要是缺乏认识上的中心化。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的能力的增强。儿童注意很狭窄,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景的一个方面,而是同时能注意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这样儿童就能从很多个方面观察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 (一)生理方面自我中心

首先是儿童生理方面的自我中心。从儿童自身生理及感知能力出发的心理需求,例如儿童认为妈妈只能抱我,爸爸只能亲我一个人,老师要亲亲我。

案例1:小萌萌是班里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她非常黏她的妈妈。经过老师的询问才知道,萌萌的妈妈经常出差,所以她的妈妈一回来就非常黏她的妈妈。当妈妈送萌萌到幼儿园,她看到妈妈抱了抱别的小朋友,眼泪就哗哗流了出来,并大声的嚷叫:这是我妈妈,你们谁都不能让我妈妈抱。

(二)思维方面的自我中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是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儿童对于来自内部和外部事物根本的混淆,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不能学会与别人一起共同采取同样的观点,接受或倾听他人的讲话,这些需要到具体运算阶段才能达到。

案例2:在小班活动区中,两个小朋友因为搭积木互相争吵起来。原来积木本来是杨杨同学正在玩,可是突然鹏鹏看到后他也想玩,就抢着杨杨的玩具搭建起来,杨杨心里非常不开心,不断向老师告状,气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三)言语方面的自我中心

最后是言语的自我中心,常见儿童的自我表达方式,比如:我的玩具、我的汽车、我要出去玩等等;或者常常自言细语对着幻想的事物说话来描述自己的行为活动。

案例3过家家”—小梅在家里玩玩具,一边拿着小兔子一边念叨着:兔妈妈说了,兔宝宝要去上学了,不能再在家里睡觉了。一会儿她又拿起小熊自言自语到:熊宝宝上课不乖,老师要批评你。

二、游戏帮助儿童自我中心化

对于儿童来讲出现的自我中心化现象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这样的观念,不能面对孩子自我中心化现象就一味的批评和责怪。我们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孩子,寻找正确的解决途径,不能使用硬暴力或者软暴力。其中利用游戏帮助幼儿自我中心化是可以实现的一个不错途径。游戏幼儿主要活动和外界交往的途径,教育和家长应该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中心化,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使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团结协作,积极合作,尊重规则,进而实现自我中心化目的。 (一)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自我中心化

孩子的生理自我中心是因为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当然也包括孩子。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可以让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看出他们的心理需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儿童站在不同立场中,在不同的角色中可以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也能够和看出孩子心理需求。通过游戏现孩子的需求,解决孩子内心需求,这样让孩子从更多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做到自我中心

(二)合作游戏帮助儿童自我中心化

在合作游戏中,幼儿知道与同伴的合作与配合才能达到自己想得到的结果。在合作游戏幼儿懂得相互协调的重要,知道互相配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合作游戏中的幼儿懂得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的重要性,愿意主动让步或积极劝说同伴共同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主体与主体间的情感,思维与情感相融合,有利于儿童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实现去中心化。皮亚杰也提出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是帮助幼儿脱离自我中心化的重要保证。 (三)户外运动游戏帮助儿童自我中心化

在户外运动游戏中,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多彩的生命,而不是将孩子封闭在狭小的范围内保护。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多彩,逐渐意识到人生哲理和感悟。在户外活动中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乐趣,感受生活的快乐。 三、结语

不同的游戏能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儿童自我中心化,在当前的今天仍需研究如何去儿童自我中心化,还可以通过更多不同形式的游戏来解决,在此仍需作出更多深入的研究。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对儿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学会从自我中心扩展到亦爱他人 参考文献

[1]李令.浅析学前儿童自我中心化理论.教育时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红蕾.中班幼儿自我中心化浅析.大学艺术教育[M].20136 [3]袁爱玲.学前创造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d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