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午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12 09:4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园午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午睡,对策,幼儿园,问题,管理
浅谈幼儿园午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范玲玲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

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中,午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午睡习惯及较高的午睡质量是保证孩

子下午活动的一个基础。如果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并有较好的午睡质量,则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下午的教学游戏活动。对稳定幼儿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午睡使孩子们的身体,心理得到充分的休息调理,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鉴于午睡对幼儿成长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就对影响幼儿午睡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幼儿活动有什么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午睡;午睡管理;问题及对策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1]因此入园幼儿一日生活,包括上课、看书、饮食游戏、盥洗等都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中午的睡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保健角度去分析,我们知道幼儿在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有利于恢复幼儿的疲劳。所以,幼儿中午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他们一天的精神状况,甚至关乎到他()们的生长和健康。考虑到幼儿午睡是一种集体行为,它与具有一定个体自由度的其他幼儿集体活动不同的是,幼儿午睡要求幼儿能大体同时安静。作为睡室管理,教师必须全力关注幼儿的午睡状态,逐渐使每位幼儿都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1.管理幼儿午睡质量的重要性

良好的午睡质量可以使孩子下午活动精神充足,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保持持久稳定性。如果午睡质量不好,幼儿下午心绪烦躁、注意力分散、活动不持久,从而引起幼儿其心理行为发生改变,如发脾气与同伴不合作等。

组织幼儿午睡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保证良好的午睡质量,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育。资料示,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影响人的心智发展[2]。剥夺人的睡眠人体最多能支撑三天,人体神经就会崩溃。幼儿时期更为如此。睡眠不够,身体各器官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而会导致破坏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2. 影响幼儿午睡质量管理的因素

小班幼儿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特征支配,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入睡率相对较高,睡眠质量也较高。大班幼儿对睡眠时间相对需求比小班少,午睡时入睡较小班晚,易被外界轻微干扰而入睡慢,易动易醒不沉睡,会出现多动不安的现象。[3]

如果上午半日活动内容安排量大,午睡时孩子入睡快,并且睡眠好,最为明显的就是组织孩子游园和开运动会,午睡时孩子特别安静。孩子上午的活动过多,幼儿的身心疲劳,对睡眠的需要就更大了。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幼儿神经发育特点的不同,有的幼儿在家就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孩子天生睡眠时间就比其他孩子少,精力旺盛,孩子入园特别在午睡期间自己不睡或睡不着就会发出声响和动作,如说、唱、干扰周围幼儿睡觉,引起矛盾使午睡不安静,因而影响到其他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

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当天早上又起得很早。其午睡就入睡得快、质量高。如果个别幼儿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少,而前一天睡眠很充足加上当天上午活动量小,强度不大,午睡 就会出现不安静的现象。

[3]

室内环境应为安静舒适、温度湿度相宜、通风干燥,使孩子能放松神经平静安稳地进入睡眠。再者是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心情静谧、情绪安定,睡前活动不能过于激烈或压抑,过于兴奋或抑郁都不利于幼儿入睡,所以教师不能在幼儿入睡前批评幼儿或是提前报告幼儿下午的重要活动如演节目、看电影,幼儿情绪不能稳定,自然影响了睡眠。

3. 管理幼儿午睡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午睡的目的是让幼儿得到充分、合理的休息,调节精神,为下午活动积蓄精力,打好基础。但有的保教人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认为忙碌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可以趁此机会好好地睡上一觉了,幼儿睡姿不正、叫声、吵闹声、尿床、便裤等现象一

概不管,给工作造成失误,给幼儿身心造成影响,给家长造成麻烦。

部分教师只是把幼儿的午睡时间当作自己备课的时间,只顾埋头备课,写东西或读书看报,幼儿交头接耳、玩小动作、拆被角、踢被子等,使午睡秩序混乱,幼儿入睡率低,降低了午睡的质量,也间接影响了下午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活动的质量。

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辨别能力差,尤其是小班幼儿有的鞋式样完全与同伴相同,脱下的鞋子不统一放置,穿错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午睡就是让幼儿安静入睡就可以了,忽视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脱下的衣服没有统一的放置要求,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的幼儿天生的睡眠少、入睡慢,甚至整个中午不合眼,同时还要拉他的邻床同伴讲话、玩耍,使想睡的幼儿不能安然入睡。实习时候曾遇到过这么个小朋友,平时都不爱说话,唯独午睡时候最活跃,偷带或者小物品玩、与邻床的孩子说笑打闹,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班级的老师对他的活跃想尽了各种办法,都起不了作用。 4. 科学管理幼儿午睡的方法

午饭后,只能安排幼儿进行看图书、折手帕、听故事等轻松、安静的活动,不要让幼儿因情绪兴奋、神经紧张而影响入睡午睡前10分钟,要提醒幼儿小便,排空膀胱内的尿,以便去除生理上对午睡的干扰。对个别不想去或不愿去小便的幼儿,教师要细心地观察、提醒和督促。

午睡前,要组织幼儿轻轻进午睡室。如碰到幼儿情绪激动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粗幕地训斥幼儿,而要想办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自然地安静下来。这时,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和语言时待幼儿。无论是帮幼儿脱衣服、盖被子,还是哄他们入睡,动作、语调都要轻柔、温和,以使幼儿保持稳定的情绪。[4]

首先,整个幼儿园要有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在幼儿午睡期间,全体教职工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不能高声喧哗或发出响声。其次,午睡室也要有好的环境。环境的好坏是影响睡眠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强烈的光线会刺激幼儿眼睛,使他们不易入睡;太暗的光线会使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产生恐惧感,也不易入睡。所以,教师要适当拉好窗帘,保持午睡室适宜的光线。

幼儿睡在门窗关闭、空气浑浊的环境里,容易得病,即使不得病也会头脑昏昏,精神不佳,影响整个下午的活动。为此,午睡室要做到:午睡前一小时打开门窗,交换新鲜空气;午睡时,尽量做到半边开窗。但刮风的日子,不能让两边空气对流,以免幼儿着凉;大冷的日子,可以开气窗使空气流通;大热时,可增开电扇,加速空气流通。[5]

午睡室的墙上,可布置些夜晚的天空、小动物在睡觉等画面,使幼儿在既美又宁静的环境里,增加睡眠的欲望,入睡得更快。幼儿对于幽静美观的环境下,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更好地进入睡眠,减少入眠所需的时间。

幼儿午睡时播放一些轻柔、抒情的催眠曲,可以使幼儿放松神经,安然入睡。播放音乐的时候也要注意音量的大小,选择一个适合的音量来播放催眠曲,幼儿的睡眠起到很大的作用。调查研究了传统音乐对于幼儿午睡质量的影响,研究证明,传统音乐对提高幼儿午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6]。在传统音乐的影响下,幼儿睡前的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入眠所需的时间也缩短并减少了不良的睡眠习惯。传统音乐提高了孩子睡眠质量,特别是在中小班,效果最好。

幼儿脱衣服时,要求从下往上;穿衣服时,要求从上往下,这可以使幼儿在天冷时避免受凉。脱下的衣服应有顺序地放置在小椅子上,不然会使午睡室杂乱无章,也会影响幼儿起床时穿衣服。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睡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影响,左侧卧也同样有影响;蒙头睡则会使幼儿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睡姿。教师除了要向幼儿讲明道理外,还要经常予以提醒和纠正。

幼儿睡下半小时后大多能睡着,但个别幼儿有时很难入睡,教师可通过哄拍、抚摸、轻轻哼哼等使幼儿快入睡。幼儿午睡期间,不管是入睡前还是醒来后,都要求他们不讲话。入睡前讲话,不但自己难以入睡,还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入睡;醒后讲话,更会吵醒其他小朋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c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