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社区矫正的要意

2022-08-12 02:30: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未成年社区矫正的要意》,欢迎阅读!
矫正,未成年,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未成年社区矫正的要意

作者:李乔

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04

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对未成年犯的刑罚方式是要慎重考虑的。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对他们的刑罚方式区别于成年犯。我国目前明确提出将未成年犯作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要重点保护其人权,完善未成年犯的评估机制。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将着重对未成年社区的要意进行分析。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矫正模式;人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1-0239-01 作者简介:李乔(199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诉讼法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事诉讼。

一、未成年人实施轻型化的理念解读

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是可塑性较强,他们的一些选择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可以说,未成年人的行为越过法律的界线,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疏忽、社会的漠视都是客观原因。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倡导非监禁刑和从轻惩罚模式,早在19实际世纪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开始认同并且认同比例在不断增长,并最终得到国际司法界的认可①。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本身心理年龄的不成熟,身体发育不健全,自身的保护意识差,所以在犯罪行为中,他们既是加害方、也必然是受害人。对其刑罚方式也是要慎之又慎的,非监禁刑成为主流②。他们往往在诱惑的社会,不懂得抵抗诱惑。所以负刑事责任,如果适用简单的惩罚手段就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并不能真正帮助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因此必须将成年犯与未成年犯区别对待。未成年犯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宽容,所以在许多量刑上未成年犯要轻于成年犯。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要意解读

第一,防止未成年人员将自己定义为犯罪分子避免他人用犯罪分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社会大众对犯罪分子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的,必然会对他们产生一些严重的负面评价。这种心里压力会带来负面效果,会给未成年罪犯极大的心里暗示,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犯罪坯子与正常人无法交流无法生活。他们会继续与昔日的战友继续游荡,或者接触新的组织。长此以往,他们不但认识不到犯罪的可怕和严重性,犯罪的程度也可能会深化。标签理论认为,在贴标签过程中的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贴上标签的人继续溶入犯罪文化,或溶入不法行为的群体中而倾向于中断守法的角色。社区矫正一方面减少了他们与其他犯人的接触,隔绝不良环境,方便他们从客观环境上从善。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感化,使其本身认识到犯罪的可怕性和严重性,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正常秩序的社会,也更利于社会大众接纳他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