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道三家思想比较

2023-01-15 23:47:5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墨道三家思想比较》,欢迎阅读!
儒墨,三家,思想,比较


由于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

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墨子》里有段话说明了这

个分歧,有个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

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墨子·耕柱》)

巫马子是儒家的人,竟然说爱我身于吾亲,很可能是墨家文献的夸大其词。这

显然与儒家强调的孝道不合。除了这一句以外,巫马子的说法总的看来符合儒家精神。

因为照儒家看来,应当爱有差等。

谈到这些差等,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同墨者夷之辩论时,问他信以为

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媵文公上》)对于兄之子的爱,自

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在孟子看来,这是完全正常的;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

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同上)。这种推广是在爱有差等的原则基

础上进行的。

爱家人,推而至于也爱家人以外的人,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回过来说也就是

,这都是孔子倡导的。这其间并无任何强迫,因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侧隐之

心,不忍看得别人受苦。这是仁之端也,发展这一端就使人自然地爱人。但是同样

自然的是,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爱是有差等的。

儒家的观点是这样。墨家则不然,它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这会

不会弄成薄父母而厚别人,且不必管它,反正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除儒家的有差

等的爱。孟子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正是这一点。

在爱的学说上,儒墨的上述分歧,孟子及其以后的许多人都很清楚地指出过。但是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带根本性的分歧。这就是,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

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也可以说,墨子也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应当行仁义?






不过他的回答是根据功利主义。他强调超自然的和政治的制裁以强迫和诱导人们实行兼

爱,也与儒家为仁义而仁义的原则不合。若把第五章所引《墨子·兼爱》篇的话与本章

所引《孟子》论四端的话加以比较,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两家的根本分歧。 政治哲学

代表的阶层不同 儒家代表的是落寞的旧贵族阶层 墨家则代表平民阶层 根本利益不一样

因此,墨子的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它根本是不会实现的。

墨家讲兼爱(无区别之爱,爱所有人)与道家讲不爱(不爱所有人即是爱所有人】都是一种博爱 思想都一样

墨子本是儒家弟子,后因认为儒家学说繁琐而自创一家。墨家成员多为当时社会的小手工业者与小贩,因此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其学说偏重于社会伦理。而道家则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考,即偏重于哲学

此外,由于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阶级都有不同的利益。墨家主要代表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因此提出了兼爱一说,来保证中下层人民的生存等基本权益;道家则代表了在社会旧制崩解中信仰崩溃的上层人士,更关注人们的心理。其思想实质并不相同。 因此,墨家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各阶级矛盾斗争的结果,有深刻的社会因素。 关于墨家和道家: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道家则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先秦(至少表面上如此),道家的影响则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中国仅次于儒家的第二大学派;

,墨家提倡生产劳动,道家则是脱离生产劳动的;

,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下层社会,而道家在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但主要是通过和平方法和个人行动来阻止战争;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并不反对战争,且对军事思想有贡献;

六,在哲学上,墨家主要贡献是逻辑,而道家的长处则体现在直觉上; 七,两家都对科技有贡献,都主张节欲.

八,墨家是集体主义,道家则可以说是个人主义;

九,墨家主张明鬼,而道家则从鬼神的影响中跳了出来.

十,墨家为达到目的往往不惜牺牲自己,而道家则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十一,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全部成员只服从于巨子一人,而道家则没有严密的组织. 十二,墨家主张用贤能治国,道家则反对尚贤,主张无为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O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