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欢迎阅读!
![结出,学习方法,经典](/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8.jpg)
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 都有一个错题本 都有一个好题本 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
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学习的三要素:1.标准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标准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标准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标准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根底。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方案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方案管理——有规律
1、长方案,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到达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方案,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方案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方案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假设为自习课也列入方案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表达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表达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假设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假设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那么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那么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局部,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局部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方: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 独立作业忌抄袭。 六、错题管理――常反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七、难题管理——会溯源 八、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工程。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良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