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 开拓创新 打造高品质职教品牌》,欢迎阅读!
![平谷区,职教,北京市,职业学校,高品质](/static/wddqxz/img/rand/big_6.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 开拓创新 打造高品质职教品牌
作者:李士伟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1期
校长 李瑞庭
平谷区第一职业校长、党支部书记。工作中,他与时俱进,高屋建瓴,使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继98年圆满完成省部级重点校评审之后,2006年又成功完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创造了郊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奇迹。
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以培养二、三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兼顾一产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教职工202人,在校生1500多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在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1998年成功创建了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2006年又迈进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行列。近日,《教育与职业》采访了该校李瑞庭校长。
十年磨一剑,规模求发展, 成功创办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
屈指算来,李瑞庭担任平谷第一职业学校校长已整整14年了。在老师们的眼里,14年来,他上下求索,立党为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1992年,李瑞庭走马上任。学校新教学楼虽已落成,却是个空壳,教学设施一无所有;学校养殖场的破产,又让学校背上了30万元的债务。面对八个专业十几个教学班的五百余名学生,思索之后,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走城乡联合办学之路。 为了找联办单位,李瑞庭开始频繁出入县委各部门及市里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校长的努力下,一个个新专业在一职生了根,一批批新生涌进了一职的校门。终于,平谷一职发展了,学校由最初的八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十三个专业,由5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人。但是,初步的胜利并没有让李瑞庭满足,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他审时度势,力排众议,果断地提出创办市级骨干校的目标。1996年,学校开始筹建6400平方米的综合实习楼,并藉此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级骨干校的验收,计算机、服装制作、中餐烹饪、机械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成为了骨干特色专业。后来,为了构建一流的校园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又投资223万元用于校园网建设,并以较高的水平通过了北京市教委的验收。1998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示范校,成为了平谷区惟一的一所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平谷一职的发展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八年努力奋斗,以质求生, 创建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1999年,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到了2000年,伴随着“双高”扩招,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滑坡,生源数量急剧减少,生源质量急剧下降。
面对严峻的生源危机,学校开始转变办学理念,确立以质求生的发展目标,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解决进口,扩大出口。据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学校先后建成了公寓式的宿舍楼、实习实训楼、学生餐厅、体育馆等基础设施,新购置了1500多万元的计算机、机械、汽修、烹饪、服装等实习实训设备,并建成了市、区级五大培训基地,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我们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按市区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设置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将原来的23个专业调整为五大类15个专业,打造品牌,创建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企业需求,拓宽办学形式,与企业联合,开展„1+2‟和„2+1‟模式的联合办学,为企业发展服务。”采访中,李瑞庭如是说。
目前,学校已与北京碧海山庄等20多个企业实施了联合办学。此外,他们还与日本冈山中国棉织品有限会社开展研修学习交流活动,并与国外企业联合,探索校企合一办学模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采取派出到高职院校进修、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校内科研、教学改革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先后送出了40多名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专业教师每年进行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几年来,弹性学制等五项改革获得了圆满成功,130多名教师获得了各级各类奖励。
一流的办学条件,开放的办学模式,良好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赢得了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吸引了生源,成就了学生。8000多名毕业生80%已成为技术骨干,其中20%走上了管理岗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职教生源整体减少的情况下,学校仍保持了原有的学生数量。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职业学校的验收,进入了崭新的里程碑。
重新定位,发挥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学习国外的职教办学经验,学校深深体会到,学历教育的发展,未能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g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