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技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2022-11-24 14:14: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技能康复的研究进展》,欢迎阅读!
自闭症,障碍者,谱系,研究进展,康复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技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摘要: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也是自闭症康复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文章主要利用维普、万方和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 搜集了国内外2012-2019年间发表的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文献, 以干预策略为基础进行总结和梳理, 最后, 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会交往 康复

孤独症 (autism) 又称自闭症。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协会发布《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 正式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 概念。DSM-V将孤独症诊断的核心症状修订为社会交往和沟通的障碍、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缺陷包括缺乏交往的动机[1]、缺少礼仪性的微笑与问候、回避目光的接触、对同伴的语言和手势缺乏回应互动、缺乏分享共情、不懂一般的社会则等, 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孤独症儿童正常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及团体与团体之间, 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或达到某种目的, 进行交互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社交认知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社交控制能力三大基本要素)[2]

本文对20122019年间发表的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康复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 社会交往技能干预策略为基础进行总结, 并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未研究建议。

一、文献来源和检索方法

研究为了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现状, 主要利用维普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 搜集了20122019发表的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社会交往技能的文献。为了准确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 自闭症或孤独症+社会交往为关键词在维普和CNKI进行检索。文献选取标准为1.明确应用于自闭症(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2.干预目标与社会交往相关;3.文章经过同行评审;4.实证研究, 有清楚的过程和结果。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7, 17篇文献按干预策略梳理如下。 二、研究结果

干预策略方面, 17研究中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包括音乐治疗,以游戏为基础的干预,融合教育和同伴介入,其他干预方法。 () 音乐治疗

谭雪莲(2018) , 杨伶/兰继军(2010,曹凌云(2009)3篇进行单独音乐治疗来干预被试的社会交往技能, 然而, 采取的方法各异。谭雪莲(2018) 研究选取某大学特殊儿童实验学校随机的两名自闭症儿童 (五岁和六岁) 。两名自闭症儿童和另外两名发育迟缓儿童及一名唐氏综合征儿童组成再创造式音乐活动小组, 以小团体音乐活动为主要干预手段。经过4个月干预记录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关注力、理解力、参与度和自我控制力有显著效果, 但在社会沟通 (别是口语能力) 上无显著效果[2]。曹凌云(2009) 是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半结构化短程即兴演奏音乐治疗的流程、结构和内容,采取实验设计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检验了半结构化短程即兴演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之成效。 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员在经过18次的即兴演奏治疗后,在语言沟通、认知、行为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提高,而控制组在以上各个方面


都没有显著变化[3]。杨伶/兰继军(2010)则是总结了国内外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社交障碍的研究进程,音乐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干预。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自闭症患者提高交流技能和社会互动能力[4] () 游戏为基础的干预。

5篇使用了游戏的方法来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会交往技能。游戏括:模拟游戏体育游戏、沙盘游戏等不同的游戏种类, 实验设计多是通过个案的形式进行前后对比得出结论:1. 模拟游戏训练对提高自闭症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是, 目前游戏治疗自闭症尚未成为一种独立成熟的方法, 床疗效尚存在争议, 对于模拟游戏训练的效果需进一步证实[5]2.体育游戏干预能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发展, 主动沟通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6]3.沙盘游戏治疗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 () 融合教育和同伴介入法

陈瑾香(2016 进行一项孤独症学生社会交往干预个案研究。在学生家长与班主任的配合下对一名普通小学的三年级孤独症学生进行为期八个月的社会交往行为的干预,本干预个案研究说明,同伴介入的游戏干预既有利于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普通儿童仁爱之心的培养,对孤独症学生的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8]。农志学,胡晓毅(2017)对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9岁中度孤独症儿童进行同伴介入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介入法能有效提升个案在社会交往中互动发起和互动回应的行为[9] () 其他干预方法。

除了以上三种干预策略, 马慧,蒋玉兰,王庭照通过国内外文献总结多项研究果表明动物辅助干预马辅助干预对自闭症人士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是一种有前景的干预方法。该领域研究设计正逐渐趋于规范,但干预方案的差异较大;马辅助干预对自闭症人士的问题行为改善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社会交往和感觉运动功能方面的效果存在不一致的结果[10] 三、研究建议 () 丰富研究设计

所检索的17篇文献中, 14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单一被试实验研究, 通过对被试前后的差异来比较干预效果。建议在以后的研究, 进一步丰富研究设计, 再加上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基数庞大, 可以设置分组干预, 提高干预效率, 注重实验结果的外在效度, 提高研究成效。 () 完善研究内容

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研究既有量化研究也有质性研究,但使用频率并不均衡。例如质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法运用极少,而个案研究法和文献法占了多数,实验研究也相对较少。探索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质,既需从实证展开,也要从理论入手,未来研究应向量 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 关注目标技能的维持和泛化

每篇研究报告了被试对于目标技能的习得水平但是习得程度有异,。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者而言, 干预情况下习得目标技能并不是最主要的, 干预撤除后, 是否能够维持并类化到其他情境中, 才能判断干预是否真实有效。建议在以后的研究, 注意观察目标技能的维持和泛化情况, 注意教导促进行为改变类化的方法。比, 可以通过安排共同刺激,随机安排前事刺激的非关键部分、安排不可区辨的后效关联等方法来促进行为的类化。

参考文献[1Maston JLWilikins J A critical review of assessment targets and methods for social skills excesses and defici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071( 1) : 2837 [2]谭雪莲.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文教资,2018(22):81-83+110.

[3]曹凌云. 即兴演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成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杨伶;兰继军.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研究进展[D].广西教育学院报.2010

[5]申丽娟,何益群,肖伟霞,王丹.模拟游戏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04):381-383.

[6]潘红玲,李艳翎,谭慧.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个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1):95-100.

[7]袁圆. 沙盘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5.

[8]陈瑾香.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的孤独症学生社会交往干预个案研究[J].科教导刊(

[9]农志学,胡晓毅.运用同伴介入法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研究[J].现代特教育,2017(04):32-37.),2016(12):176-178.

[10]马慧,蒋玉兰,王庭照.20132018年自闭症人士马辅助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教育,2019(06):37-4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k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