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无需刻意“衔接”

2023-02-27 19: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小”无需刻意“衔接”》,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刻意,无需
“幼小”无需刻意“衔接”

又到了“幼小衔接”季,有不少幼儿园为了扩大影响、追求所谓的办园质量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有不少培训机构借“幼小衔接”之机开办培训班,贪图利益;有不少家长在观望、在纠结、在忧郁,担心孩子“幼小”衔接不上。

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是人生学习的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讲通俗一点,它不像物体的连接,没有明显的鸿沟与坡度,是一个很自然、很平缓的过程,正常的人一般都会很自然地适应,正像冷了要穿衣,饿了要进食,下雨了要避雨,遇到危险会避让,是人的一种本能。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从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年级,从玩到学,从简到繁,一年一个台阶,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小学年级入学就有一定时间的入学教育,这些过程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形的衔接,就是为了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去适应,完全没有必要去刻意“衔接”,过分的“幼小衔接”是多此一举。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各幼儿园、培训机构淡化“幼小衔接”,避免给幼儿、给家长造成心理忧郁,要禁止幼儿园特别是培训机构过分炒作“幼小衔接”,严禁任何人借幼小衔接之名捞取钱财。

作为幼儿园,不要把“幼小衔接”作为一种特别的活动,要自幼儿入园开始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幼小衔接”,对幼儿大班第二个学期特别是临近学期结束时,在孩子的课堂常规等教育方面要逐步与小学课堂常规接轨,对孩子的常规要求要逐渐严格,以利孩子上小学时能较快地适应。

作为家长,不要把“幼小衔接”放在心上,不必太在意“幼小衔接”,不要过度重视孩子的知识准备,保持平稳心态,在进入幼儿大班开始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准备书包,自己掌握上学时间,到了幼儿园门口让孩子自己进入校园,平时注意让孩子练习说说家庭住址、家里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写一写自己的姓名等等就行了,不必去追求时髦,刻意搞“幼小衔接”,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能适应,要充


分相信学校会帮助孩子去适应。

幼小衔接不能只是一朝一日之事,不必刻意进行专项活动,要体现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之中。即使是要引导适应,但最好还是给他们留下一些悬念与期待,激发向往新环境、新生活的潜能,提高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i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