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申请书

2023-02-13 13: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写申请书》,欢迎阅读!
申请书,怎样


综观整个表格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的立项背景这一项要求写清楚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等内容。概括一点,其实就是让大家做文献回顾,再表明研究意义。所以,在表格的各项中,这一项最能体现项目组的水平和项目研究的意义。因此,大家要认真对待。我个人的经验是,在这个部分一定要写得连贯一点,将文献回顾和研究意义融合在一起。具体说来,文献回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研究脉络的回顾,也就是对学界所做过的与你的研究主题有关的研究进行一个综述另一部分是理论脉络的回顾,也就是将你所要研究的主题所用的研究范式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讲清。注意,一定是要写成脉络。因为这是要用来表明学界过去到现在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已经有了什么理论成果和事实的成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和补足。这些需要完善和补足的地方,应该和你们要做的研究相呼应。这样,后面接着写的研究意义就能够与文献回顾相得益彰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整个表格中,是没有关于研究设计这一项的,也就是说,你们将要怎么做这个项目是没能在表格中体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讲述研究义之前简要地表达清楚因为在不知道你的项目要做什么的情况下,评委怎么明白项目的研究意义?至于参考文献和其他背景材料,大家也要注意用功,因为看你读什么书就知道你的功力了。

所以,整个第二项应该表现出来这样一种清晰的逻辑关系:当前国内外学界做了什么----成果有哪些(体现这些成果对你的研究的铺垫作用)----不足有哪些(体现你的研究的意义)----计划要做什么、大概怎么做----你的研究意义是什么---你参考的文献资料(体现研究所依靠的理论经验)。

需要注意的几点是:第一,这一项中,用语一定要规范、准确,具有学术性。尽量少用一些口语,将那些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减到最少,写得学术一点。别为了增加理论而随便引进理论,不懂的理论和方法要么不用,要么搞清楚了再用,不清楚的事不要乱说,也千万别想在理论和事实上蒙骗评委,姜还是老的辣的。第二,研究意义尽量写得既有理论性又通俗易懂。能让一些即使不太了解你所研究的领域的人也能感受你的研究很重要时你就成功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你们立项答辩时要面对的评委一般都是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教授,他们对你的课题不一定有很深入的认识,如果写得太过专业了,人是不能理解你的研究的重要性的,而且读起来很枯燥。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想想将来你可能在十分钟的答辩时间内对一个社会学的教授讲国际政治的重要理论人家听得有什么意思?第三、列出参考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性和学术规范将相关性大的放在前面,认可度高的放在前面。同时,这一部分也不必列太多,多了就显得你没怎么挑选过。雷同的也尽量减少。如果不是属于材料性的尽量少引用报纸和杂志的讨论,因为这些一般不具学术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格中的其它几项更像是围绕第二项展开来写的。

表格中第三项的项目特色与创新之处其实也是与第二项中的文献回顾相呼应的。因为创新不创新是要从比较中体现出来的。你做的跟别人要有所不同,而且这种不同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这才算是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根据我答辩时观察的经验,评委的时间是很少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一句一句地读你的报告所以最好每一点写一小段,每段第一句就是主旨句。同时,在讲述你的研究阶段和研究方法如何创新的时候,也注意谈及你的研究计划。前面说过,你要做什么和如何做在表格中是没有专章表述的。


表格中的第四项是预算,这一部分根据创新实验的相关文件要求写,不用做太细。我以前做的时候做得太细了,实际是没人看的。大家主要看一下你的支出大概在哪几个方面,局是否合理,支出是否符合规定。

表格中的第五项是预期成果。这一项如果大家没有十分的把握其实也不用写太多,列几项三几百字搞定就好。也像第三项中一样,一定要简明扼要我们搞社会科学的成果不外就是论文啊、政策建议什么的。这一项如果不太懂可以多问一问指导老师。

至于第一项的申请理由这点最大的作用是体现小组成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写的东西要跟所做的研究相关,表明你们有能力完成这一个研究如果往里面写一下自己得过三好学生基本上就没什么意义的了。

最后提醒大家,课题的题目要尽量起得清楚一点,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大概要做什么,同时,题目跟后面写的东西一定要一致。这点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是有难度的。这个也应该多问一下指导老师。

整个申请表,从起笔到结尾一气呵成的话,一个人一晚上不睡觉就能写好(因为我就是这样写的)。只是,准备阶段会很长,就看小组的讨论和大家的积累了,交稿前突击一下还是要的。 当然,千万别忽视虚心地向指导老师请教。

现在,我的所谓国家级项目结束了,也很幸运地评了个优秀。但是,我的组员付出的比我多得多。如果我自己要说什么经验的话,其实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他们最有发言权。我只是感觉到,就像我的拍档一直跟我强调的一样,我们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的。我们要做的,与其说是什么创新,不如说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一个标准的学术训练。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学术,踏踏实实地读点书写点字。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适用的。毕竟,除了一些天才之外,就一个才上过一两年马哲和毛邓三、仅仅知道一些大学数学英语的文科生来说,要做什么大科研大创新,积累是很有限的。

这一点,等过两年结题后,大家重新看今天的立项报告,就会发现自己写的杰作是多么的不堪入目。

最后,作为学长,衷心祝你们好运。我相信,只要认真了,大家即使没评上什么,收获也会很大的。做项目不仅仅在于什么成果,更多的是在于学习、实践与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a0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