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高独立学院日语听力的教学思考》,欢迎阅读!
提高独立学院日语听力的教学思考
作者:连 缓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5期
连 缓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540)
摘 要:在日语学习中,日语听力始终是学生学习日语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独立学院的听力教学现状,找出听力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针对日语听力教学方式、方法展开了新的探索,希望为日语听力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关键词:日语听力;基础日语;课程开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5-0145-02
“听、说、读、写、译”是日语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而“听”排在首位可见它的重要性。只有在听懂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检验其他与听联动的种种技能。本文中笔者结合独立学院的情况提出了关于提高日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独立学院的生源一般都是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尤其是刚脱离枯燥烦闷的高中生活升入大学,大学又有很多社团活动等。因此,为了培养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或是为了轻松愉快地享受大学生活,很多学生放松了学习,造成学习氛围普遍不够浓厚,对日语学习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学条件不够优越。和那些公立学校比起来,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都远不及公立学校,尤其日语专业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水平,副教授、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几乎没有,有也是请的外聘教师担任某门课程,有的学校甚至还有很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存在不易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授课方式传统呆板、教学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更加不利于日语教学。鉴于以上日语教学现状,本人就现就职的独立学院的情况,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二、听力课程开设前的准备工作
日语听力课程在大一上学期不会开设,但听力训练从一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日语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在基础日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听力训练,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大一上学期的基础日语课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为日语听力训练做好铺垫工作。
1. 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学生们选择日语专业很多是因为接触日语动漫产生兴趣才选的,而且升入大学之前接触到的唯一外语是英语,日语对他们来说还很新鲜但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要求具备“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这就需要在基础阶段打好基础,所以需要通过背单词、记语法、背课文等来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而这个过程是很枯燥辛苦的。因此,在大一上学期使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很重要。
例如,充分利用课间时间,播放一些日剧或动漫,必须是标准东京话,且内容要选择有趣味性的或搞笑的,能活跃课间气氛,让学生有兴趣在课下多看日剧;课堂上抽一点时间学一些简单的日语儿歌或歌曲。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能巩固单词语法的学习,训练耳朵对该单词的敏锐度,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课下多听日语歌曲的兴趣,通过听歌曲训练日语听力。
2. 穿插日本文化方面的知识
洪海萍(2007)指出:“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体,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如果只学它的语言、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地理、历史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许多句子的理解就会局限在字里,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2]。”因此,基础日语课程从一开始就应该穿插讲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和我们的文化有较大差异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但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同时使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一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扎实的基础。
日语能力等级考试2 级听力测试和日语专四听力测试中很多单词和语法其实大一都已经学过了,所以大一必须把基础知识打扎实,比如强制性要求学生背单词,包括读解文单词,每课单词都要听写,前文要求背诵下来,会话不太长的也尽量要求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后听到时会觉得耳熟;上课多播放单词、课文听力,让耳朵开始适应日语的语音、语调;课后要求每晚睡觉前听课文听力,理解课文意思,为听力训练做准备。
三、开设听力课程的时间
日语听力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课。日语听力,即听解日语的能力,是指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对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现象的识别与理解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语音知识、结合该语言的特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正确地理解所听内容的能力[3]。
笔者就职的独立学院2011 年招收第一批日语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在大二上学期才开设听力课程,大二下学期的专四考试中普遍反映听力测试听不懂,而且在笔者的听力课堂上也发现很简单的东西大三学生还有很多听不懂的,但看听力原文的话又能看懂,也就是说听觉系统不是很敏感,所以笔者认为应在大一下学期就开设听力课程早点进行听力训练。
四、听力课程的教学探索
有了前文所述的铺垫工作,当学生真正开设上听力课时,怎样系统、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本在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1. 教学内容方面
日语听力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花心思选择一套合适的教材,武惠方(2008)指出:“听力课教材不能只限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必须精选具有代表性、形式多样、内容详实的资料作为教材[4]。”笔者就职的学校采用的是《日语听解教程》这一套书,基础阶段可以选用其第一到第四册,第一册培养学生最纯正的发音和即学即用的能力,第二册编排了不同的场景,第三册训练各种功能意念的听解,第四册以原汁原味的日语音声为素材,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日语场景,以提高学生对日语语感的认识。中级阶段可以选用第五和第六册,选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时事等各方面的题材,使学生熟悉各种场合下的日语音声。
2. 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其一,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不仅要听懂文章的大意,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单词。泛听时注意的焦点是整段话语的大意,能听懂中心意思即可。本人在听力课堂上,就一段听力材料,通常第一遍让学生泛听,听大意,而且听的过程中必须要做笔记,记录关键信息,然后提出一些问题检验学生是否听懂及听懂多少。第二遍精听,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语法做出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最后完整地听第三遍,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材料内容。
其二,听写与背诵相结合。学习一门外语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提高语言能力,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中,背诵是一种强化的语言材料输入,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环节。听写需要把你听到的内容即时地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当中训练了你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这两项工作既可以提高记忆力,又能加深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学生应尽可能多地背诵听力原文,积累语言材料。
其三,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传统的日语听力课的模式为“听录音-- 对答案”,形式单一,周而复始,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听力课也不受重视了。为了激发并且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听解活动之前通过各种各样的提示来调动或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事先把会话中出现的难懂词汇或句型解释给学生,这样听的时候更便于理解材料内容;听完后可以就听后感想或中日对比等话题组织学生们讨论,也可以补充播放一些日本古老传说、猜谜语、绕口令等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隔三差五地组织学生观看与学生日语水平相当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下不同的人使用不用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日语听力课程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学好日语的重要基础,提高日语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应该与基础日语课程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提高日语听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玉昕. 日语听力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 洪海萍. 提高日语听力教学方法谈[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4).
[3] 于晓欢,唐燕. 影响日语听力教与学因素浅析[J]. 才智,2008(9).
[4] 武惠方. 提高日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08(39).
(责任编辑:王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Z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