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与齐美尔交往观之比较》,欢迎阅读!

马克思与齐美尔交往观之比较
高雷
【期刊名称】《华章》 【年(卷),期】2009(000)023
【摘 要】"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构建唯物史观的基础性、总体性所提出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往"以及"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关系密切挂钩的.他们是想通过对社会分工历史作用的考察,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极为巧合,与马列有着共同社会历史渊源、德国"极具魅力"的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在阐述"社会是如何可能"时,也有过大篇幅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基于此,笔者就马列的"交往"范畴与齐美尔的"社交"形式作出了相关尝试性地描述分析及比较. 【总页数】2页(P28,30) 【作 者】高雷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27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2.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两种历史观之比较及其反思3.“交往”的城市——谈齐美尔、帕克、沃斯的城市交往思想4.合理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
——对韦伯、马克思、齐美尔以及卢卡奇的比较5.浅议马克思“交往”范畴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E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