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之百代文宗—韩愈》,欢迎阅读!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之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春雪》意境) 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年,字退之,河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孟州人。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重用人才,尽力传播中原文化,赢得了人民的千载崇敬和景仰,后人尊称他为百代文宗。
韩愈早年丧失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成人。贞元八年即792年,他考中进士,任职察御史,国子博士等职。 在政治上,他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他济爱黎民,为民谋利。思想上尊儒排佛。唐宪宗时,曾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升为刑部侍郎,后因直言谏书,反对迎奉佛骨,触犯宪宗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他奉诏回京。此后,历任京兆尹,兵部侍郎及吏部侍郎等职。卒后,谥号文,史称朝文公。
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之后形式主义的骈偶文,主张写作内容充实的散体文。他大力提倡秦汉以前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的主张,树立了一代文风,写出来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雄奇奔放,如《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说马》等。 由于他的倡导,散文得到了新的繁荣和发展,韩愈不仅在散文方面卓有成就,在诗坛上也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文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仅某些思想内容一以贯之,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駢文是一脉相承的。韩诗的另一特点,便是追求奇、特、险、怪,以文为诗和涉险猎奇,构成了韩愈诗歌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后人称为硬体诗,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在中唐诗坛上的贡献是突出的,他别开生面地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韩孟诗派,与当时的元白诗派并驾齐驱,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深的影响。
韩愈是古代文学发展中最重要的革新家,他文起八代之衰,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韩园是为了纪念韩愈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而建,位于焦作孟州市洛常路北侧韩庄村,距焦作市区72公里。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抱,古柏苍翠,雄伟庄严。
步入韩园的大门,犹如迈入了丰厚的文化圣地。这里有千年不解的韩墓怪枣之谜,有中原最大的天外来客巨型陨石,有诗画、雕刻双绝的名人字画碑廊,还有名誉中外,生死相依的唐柏双奇,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奇景,一景一段动人的故事,置身于此,绿荫丛丛,异草满地,到处散发的文化芳香扑面而来,无处不显示着韩园历史的沉重印迹。韩园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距今已有1180年的历史。
目前陵园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道、唐宋八大家及韩湘子汉白玉雕像、石阶、山门、飨堂、唐柏双奇、碑廊、雕塑、墓冢、展厅、亭阁等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韩愈墓位于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的生平事迹等。 韩园内古柏郁郁葱葱,特别是墓前院内有两株古柏,唐柏双奇,如擎天巨掌托起万里云空。相传它是1180年前,尊重韩愈的遗愿从长安移植过来的,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载。
唐柏双奇,左枝高5丈,围1.2丈。右枝高4丈,围1.1丈。千余年来,两株柏树枝繁叶茂,一齐向西南倾斜,象征着韩愈虽身归故里却始终不忘朝纲,挂念着长安的同僚忠贞不阿之心,总是担忧着国家社稷的兴衰。
韩愈的一生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无限仰慕和崇敬,他的伟大成就和贡献,千百年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国际上专门成立了韩学机构,掀起了研究韩学的热潮。周公国际韩学研究会就设在韩愈陵园。
近年来,韩愈陵园接待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来宾。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和拜谒韩园。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韩园题写了园名。
2005年3月,世界韩氏拜祖寻根大会在这里举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韩氏后裔参加了大会,弘扬了韩愈文化,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原文化又一旅游胜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B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