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20种激光仪器的介绍及临床应用

2023-01-10 13:56: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皮肤科常用20种激光仪器的介绍及临床应用》,欢迎阅读!
临床应用,皮肤科,激光,常用,仪器
皮肤科常用20种激光仪器的介绍及临床应用

摘要】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已经有30年以上的历史了。随着1984年由ParrishAnderson提出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短脉冲激光及强脉冲光(IPL)在皮肤科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一大批难治性皮肤病在治疗效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实现了我们皮肤科医生无创伤性治疗疾病的梦想。事实上,应用于皮肤科的激光种类很多。下面我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皮肤科激光治疗仪及应用[1] 【关键词】皮肤科;激光仪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222-02

1.二氧化碳激光(连续式)

波长10600nm,功率1050W,临床主要用于去除浅表皮肤良性赘生物及肿瘤,如寻常疣,尖锐湿疣,脂溢性角化,色素痣,皮赘,皮角,角化棘皮瘤,化脓性肉芽肿等,有时也用与Bowen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肿瘤的治疗。 2.氦氖激光

波长632.8nm,输出功率一般为1040mW,临床常用于:皮肤溃疡,斑秃,带状疱疹及后遗痛,毛囊炎等。要注意的是光敏性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感染者不能用。

3.连续式(Nd:YAG)激光

波长632.8nm,输出功率为1080WNd:YAG激光输出的波长位于近红外线区,在皮肤组织中主要产生热效应,导致皮肤组织气化,炭化,凝固。临床常用于:治疗血管增生性损害,如海绵状血管瘤,淋巴血管瘤,血管角皮瘤,化脓性肉芽肿,血管内皮瘤,木村病等,还可用于寻常疣,跖疣的治疗。 4.掺铟化镓半导体激光

波长980nm,功率为1030W,临床常用于:治疗血管增生性皮肤疾病,如海绵状血管瘤,淋巴血管瘤,血管角皮瘤,化脓性肉芽肿,血管内皮瘤,木村病等。

5.低功率半导体激光

波长490980nm,目前常用830nm的波长,功率1500mW。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抗炎症,调节免疫功能,镇痛等效应。 6.氩激光

波长为488nm514.5nm,输出功率为0.52.5W。作用于皮肤浅表,多用于浅表血管增生性皮肤病的治疗,如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等;也可用于雀斑,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等浅表性色素增生性皮肤病。但术后可有疤痕形成,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 7.铜蒸汽激光和溴化亚铜激光

输出的为混合光,包括510.4nm(绿光)及578.2nm(黄光)两种波长,功16W578nm波长的黄光位于血红蛋白的吸收峰,能较好吸收;而510nm波长的绿光为血红蛋白及黑素吸收。临床主要用于血管增生性皮肤病的治疗,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蜘蛛痣等。此外,铜蒸汽激光还可以作为光动力学疗法的光源治疗鲜红斑痣,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8.磷酸钛钾盐激光(KTPJ激光)

波长532nm,功率为120W,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型),小静脉曲张等。术后色素减退较多见,也


可用作光动力学疗法的光源治疗鲜红斑痣。 9.紫翠玉激光

波长755nm,调Q模式下脉宽为50100ns,临床在调Q模式下治疗各种表皮及真皮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如雀斑,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雀斑样痣,

Becker痣,太田痣,获得性太田痣样斑,纹身等。在长脉宽模式下,主要用于脱毛。

10.红宝石激光

波长694.3nm,调Q模式下脉宽为2040ns,临床用途与紫翠绿激光一致,暂时性色素减退的发生率稍高一些。长脉宽模式主要用于脱毛。 11.脉冲掺石榴石(NdYAG)激光

波长1064nm,调Q模式下脉宽540s,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真皮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如太田痣,获得性太田痣样斑,纹身等,基本无疤痕形成。长脉宽模式主要用于治疗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等血管增生性皮肤病,还可以用于脱毛,除皱及紧肤。

12.Q掺石榴石倍频532nm激光

波长为532nmQ模式下脉宽一般为410ns,长脉宽模式下脉宽为

2~50ms可变脉宽。临床用于治疗浅表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如雀斑,咖啡斑等。长脉宽模式可治疗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型)等。 13.脉冲染料激光

585nm595nm两种波长,585nm波长的脉宽为300450us595nm长的脉宽在0.540ms可调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血管角皮瘤,酒糟鼻(毛细血管损害型),蜘蛛痣,还可用于治疗扁平疣,跖疣,肥厚性疤痕等,术后一般无瘢痕形成。 14.Q铒激光

波长2940nm,脉宽为300us,临床常用于良性浅表皮肤肿瘤及赘生物,如汗管瘤,毛发上皮瘤,睑黄疣,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萎缩性或凹陷性瘢痕,除皱。

15.短脉冲二氧化碳激光

波长为10600nm,脉宽一般为11000ms.临床治疗同于调Q铒激光。 16.810nm半导体激光

波长为810nm,脉宽为5400ms可调节。临床主要用于脱毛,疗效好,作用持久。还可以用于毛痣,假性毛囊炎及一些色素增生性皮肤病。 17.1450nm半导体激光

波长为1450nm,脉宽为210ms,临床上主要用于中重度痤疮,毛囊炎及皮脂腺增生的治疗,此外还可以用于改善萎缩性瘢痕及细小皱纹。 18.准分子激光

波长308nm,单个脉冲能量为503300mJ,临床上用于白癜风及银屑病,还可用于斑秃,扁平苔藓,湿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19.1550nm/1535nm半导体激光

又称点阵激光或像素激光。波长为1550nm1535nm,脉冲能量为4.5

40mJ,临床主要用于光老化,除皱嫩肤,凹陷性瘢痕,有时也用于黄褐斑的治疗。 20.强脉冲光(IPL)

虽然在理论上不属于激光范畴,但在作用机制及治疗上有相通之处。其波长


5151200nm,主要用于治疗浅表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如雀斑,脂溢性角化病,黄褐斑等,血管增生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等。此外,还可用于脱毛。

【参考文献】

[1]刘佳,徐云升.不同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3):23-2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dx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