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再别康桥》说课稿》,欢迎阅读!
《再别康桥》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那似清烟如微波般是离情别绪,犹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 一、 说学生
作为高一学生,他们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感情体会较肤浅,并且缺乏一定的鉴赏诗歌的水平,常常拿着这样一首诗歌,他们觉得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意美,无法品味诗歌的意境,所以我将训练学生诵读、鉴赏诗歌的水平,使得他们能够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素质要全面发展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水平目标:
1.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简介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3.感知《再别康桥》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水平 2.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水平
3.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把握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第一、诵读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二、联想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加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师将借此迁移应用鉴赏意境型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年以前,当我们听到这首《再别康桥》时,内心总会涌起莫名温柔的感动,我们也许会想象那位“挥一挥
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诗人,揣摩他当时的心绪:是不屑,还是不舍?是洒脱,还是无奈?一首离别诗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今天让我们再读这首诗,走进康桥,领略美景,走进诗人内心,品读人生。 2、分步实施:
第一步: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第二步: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三步:把握与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先讲意象和意境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让学生自读,思考: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分小组讨论交流)。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四步:激发想象,体会诗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和营造的意境。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每一节诗歌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请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实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第五步:迁移应用。
鉴赏一首元曲,借此再次归纳总结意境型诗歌的鉴赏要领。 3、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并分析诗歌表达的感情,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4、作业设计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云彩 …… 金柳 …… 青荇 ……
潭水 …… 依恋之情 长篙 …… 星辉 …… …… ……
(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