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

2022-11-18 06:2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欢迎阅读!
党支部,探析,学习型,高校,建设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

作者:周瑞扬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0



周瑞扬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环节。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特点,通过分析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内涵,探讨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生党支部;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5-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在高校中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党支部是在高等学校中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否坚强有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鉴别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优劣的关键,也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等学校党建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必要性

1.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组织活动形式单调。长期以来,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学生党务工作主要落在辅导员身上。大部分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导致党支部活动开展不足,组织生活流于形式,仅仅只是采用听讲座、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相比起丰富多彩的学团组织的活动,学习方式令追求个性的“90 后”大学生不感兴趣,直接影响了党员教育的效果。我们通过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力求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学习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学生党员,创新党员教育培养模式,丰教育形式,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岗位,因此有目的的就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大学生生活。部分学生认为入党能够成为将来走向社会的资本,为自己毕业时的成功就业增加一个筹码,导致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较强。有些学生往往以毕业后能找个工作为目的,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或者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往往将理论学习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化。通过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把学习建设成为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愿景,作为全体党员的共同任务,要求党支部全体成员主动加强学习,成为学习型个人,增强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3.学生党员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先锋模范意识。学生党支部发展的党员的数量被严格地控制,通常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或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才能加入党组织,这些学生在引学习,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模范作用。然而,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表现


不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觉悟不高,入党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一旦加入了党组织,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或是只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或是只注重自身学习,不愿帮助一般同学;或是做老好人,碍于情面等原因对于同学当中的不良现象不加以阻止,听之任之。在高等学校中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活力,夯实基层学生党建的根基,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凸显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最终提高整个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内涵

1.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学习,并把学习与党的建设相联系,把学习看作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指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

2.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主要特征。(1)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团队学习。以党支部为团队,组织支部全体学生党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党员进行基本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支部内的学生党员共同参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在党支部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2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精神。学习型党支部的党员学习不再是强迫的、短暂性的,而是在“自主深入、自我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主动地长期学习,使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向心力。(3 学习目标的持久性。支部内的每位党员都制定了持久学习的目标,并且是每人的具体学习目标与团队的整体目标相一致,使整个团队能够持续进步与提高。

3.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培养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特别提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良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科学思维方法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党员。(1 )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对问题的理解较为深入,但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培养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为目标,既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政治观念和识别能力,又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2 )加强学生党员的专业技能学习。学生党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要保证在所在专业排名前列。这样学生党员才能在专业学习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学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3 锻炼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学生党员的学习内容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同行,通过创新理教育模式和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将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增强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服务意识。(4)培养学生党员的科学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通过发现和分析、归纳和演绎等基本方法来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培养他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党员具有辩证思维、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基本条件。发挥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力量,科学把握发展规律,

积极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矢志不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举措

1.做好党支部主体建设,营造和谐的良好氛围。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一个基层组织,要切实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和活动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营造支部内部民主、团结、和谐的氛


围,让支部成员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组织内部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位党员能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真诚地交换意见,达到支部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搭建网络平台,拓展党支部活动阵地。推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就要不断拓展支部组织活动的新阵地。除了传统的党校培训、支部大会、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外,还要着力建设党支部网上家园,为支部工作学习共同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建设主题网站、微博、QQ 群、飞信、人人网等手段,建立党支部网上联络渠道。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更贴近大学生生活,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建设了更具时代性的活动阵地。

3.制定严格的制度体系,保证党员的学习效果。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型党支部的正常有效运行,这就需要严格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建立责任机制,实行“支部书记负责制”,支部书记作为学习型党支部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定期检查和分析学习情况,定期通报学习成绩,来确保学生党员学习的落实。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党支部要把学习情况与学校年度评奖评优、优秀毕业生等评选工作挂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对积极学习的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调动其他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党组织内部营造出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4.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宿舍,将自主学习精神融入生活。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是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迫切需要。在学生宿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利于扩大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覆盖面,使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全覆盖的新局面,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能推进良好校风、学风建设,也是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的必然要求和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九丽.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原则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38.

[2]王爱华.学习型政党建设若干问题[J].人民论坛,2011,(3 ):44.

[3]宋昱珊,等. 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85.

[4]叶心荣.新时期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2 ):83.

[5]陈茵茵.试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科教导刊,2010,(10):184.

作者简介:周瑞扬(1983-),女,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现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讲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RA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