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欢迎阅读!
![育人,全员,全方位,全程,机制](/static/wddqxz/img/rand/big_81.jpg)
朱集镇三小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如何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 、 价 值观是 高校德育工 作的一项 重 要课题我校经过 多年探索和实践 . 构建了一套独 具特色 的全 员 、 全程 、 全 方位育 人的“大德育 ”模式 。
一、 全 员 育人 : “ 两 项 制 度 ” 形成德育合力 德育是一项 系统工程 . 需要 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 面的力量 . 形成德育合力 “ 全员育人”体现 在树立“ 全员参与” 的大德育观 . 要求全体教职员 工和各 有关部 门都具备育人意识 . 承担育人职 责 , 相互配合 , 交叉合作 , 实现教 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 形 成渗透 协调 、 完整 和谐的 “大德 育”工作体系和格局 。学院通过 夯实“两项制
度” . 建立起全体教 职工互动、 全校各部 门联动的工 作机制 . 从而使德育领域大大拓 宽 , 作用大大加强 。 “ 全员担任兼职班主任 ” 的 制度。学校强调每一个 岗位的员 工都是教育者. 包括行政和后勤 管理人员 。除辅导员外 , 要求全 体教职工 至少担任一个 教学行 政班的兼职班主任 . 结合 自身的 岗位职责发挥育人功能 。班主任 要通过与学生谈话 、 心理辅导和 参 与活动 .关注学 生的全 面成 长 , 发挥 良好 的引导作用 . 帮助 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 价值观 , 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 多部 门齐抓共管”的制度。学校积极探索党委统一领 导、 各部 门分工协作和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机制 党委办公室 和组织部抓好“党员先锋工程” ;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负责思 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教育工作 : 学生工作系统着力通过 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爱校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 提高学生的思 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共青团充分发挥课外活动育人 的功能. 培育会做人的好青年, 构建奋发向上、 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
二、 全程育人 : “ 三位一体”贯穿德育全过程 “ 全程 育人” 应用在 大学生德育方面 . 就是要认真研究 大学生成人成才 的基本规律 . 精心规划学生在不 同层面或 不同阶段 的德育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 .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规律 , 进行针对 性教 育 , 把德育 的内容渗透到人才 培养的各个环节 中去 。 大学 生德育 的内容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 系为统领 。 其根本就是做好“ 四个 坚持” , 即: 坚持马克思 主义指导 思想 . 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坚持 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 . 坚持 以“八 荣八耻 ” 为主要 内容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遵循这个指导思想 . 培养学生具备完善 的人格 、 高 尚的品 质 、 全面的素养 , 成为“坚持社会良心 、 承担社会责任” 的合 格公民. 坚守做人的原则和道德的底线 。 在此基础上 。 创造 性地构建 了“三位一体” 的模块 . 实现了“全程育人” 。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 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和思想政治教育 的 主渠 道 、 主阵地 , 也是培
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的重要保障 学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中 “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究和建设工程” 的要求 . 建设 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 向全校学生开设 了思政类课。通过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方式 .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 育 的时代性 . 在学生中深入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引导大学 生 自觉把个人理想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之中: 教育学生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具备吃苦耐劳、 甘 于奉献 、 乐于助人的高 尚情操 , 成 为爱 岗敬业 、 正直善 良 、 奉公守法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接班人 创新“ 三讲三心” 明德教育教会 学生“做人 第一” 为了 全面培养学生 的人格品质 .结合办学理念和培养 目标 . 学 院提 出并大力推行“三讲三心 ” 明德教育 . 培养学生 的正面 思维 , 树立 阳光心态。“ 三讲” 即“讲诚信 , 讲礼仪 , 讲感恩” ; “ 三心 ” 即“ 对国家 、 人民尽忠心 。 对父母 、 长辈尽孝 心, 对 同 学 、 同事尽爱心” 。陶冶了道德情操 , 形成了良好教养。
三、 全方位育人 : “ 四个平台”、 “六进工程”拓展德育空间 “全方位育人”强调拓展育人 的多维空间 . 着力于大学 生德育 的各个方 面和环 节 ,将显性德育 与隐性德 育相结 合 , 通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多种手段把德育渗入到学生的 学 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 ,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1. “ 四 个 平 台” 构 筑 “大德 育” 立 体 空 间 环境育人 :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平台 标志化的外化形态表达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学院在校 园 内修筑孔子像 ,并将 三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 “忠孝” 、 “ 仁 爱” 、 “信 义”大楼 , 使学生在迈入校 园 、 走进教 学大楼 时就 能深切感受到“忠孝、 仁爱 、 信义 、 和平 ” 的明德明志教育。 校园物质文化 以 制度育人 : 学生行为规范制度平台。把大学生德 育的 要求 细化为学生行为规范 ,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积极 向 上 、 文 明规范的 日常行为习惯 。制定 “ 学生学习生活 十条戒训” , 形成“ 文明习惯八要八不要 ”等 . 积极进行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实践育人 : 学生 明德实践教育平台。开展面 向全体学 生 、 面 向每一个学生 的、 多层次 的明德实践教学活动 。 有利 于鼓励 学生在实践 中坚定信念 、 服务群众 . “ 国旗下的忠心 ”升旗仪式等活动 , 实现学生的 自我教育.
2. “ 六进 工程 ” 深 化 “ 大德 育 ” 实施路 径 为促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和 自我教育转化思想 . 达到 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 的 目的 . 学院创造性地 实施 “六进工程” , 进一步推进 “ 大德育 ”模式 的深化 。这是 拓展 教育途 径 。 研 究教育方法 , 集教学 、 教育 、 教化 、 宣传 、 传播于一体的新 型路径 。“六进工程”即 : 积极推进思想政 治 和明德教 育“进 课堂 、 进教材 、 进班团 、 进 网络 、 进社 团、 进宿舍” 。“ 前三进 ”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 的课程要求 . “ 后 三进”是贯彻 “前三进 ”过程中的实践创新 系统进教材。在指定 的教材之外 . 根据独立学院和应 用型人才培养 的特点 , 编写一系列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