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言语认知、听觉统合训练的疗效

2022-08-15 21:0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言语认知、听觉统合训练的疗效》,欢迎阅读!
统合,迟缓,听觉,疗效,认知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言语认知、听觉统合训练的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语言发育状况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家长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1.4%,高于对照组的68.6%;语言发育状况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7.1%,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可以迅速改善和恢复患儿语言发育状况,缩短干预计划实施时间,使家长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言语认知;听觉统合;满意度

本文研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12-2020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年龄3-10岁,平均4.8±0.6岁;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1±0.7个月;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2例;患儿年龄3-9岁,平均4.9±0.4岁;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4±0.5个月。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接受常规言语-认知功能训练,康复师根据每位患儿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实施一对一或一对二模式的训练,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语音、注意力、记忆力、图片交流、构音、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年龄较小且适应性相对较差的患儿,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和语言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帮助患儿加强与他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采用我院现有的构音测量与训练仪、语言测量和训练仪对患儿进行干预。使用构音测量训练仪器对患儿的构音、鼻音障碍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及时给予康复训练和指导,实施针对性的构音训练。在应用构音测量和训练仪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语言、鼻音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对其实施康复训练及指导,以特定场景通过问答的形式实施连续性的语言功能训练,对言语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儿童要独立待在安静的房间当中,每次要持续进行两次训练,分上、下午进行,每次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左右。 1.3 观察指标


1)病情控制总有效率;(2)语言发育状况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3)家长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语言功能异常现象得到完全纠正,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恢复正常;显效:语言功能异常得到纠正的程度在50%以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但较治疗前已有明显改善;无效:语言能力没有任何改善,或症状进一步恶化[1] 满意度:通过100分为满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在治疗结束患儿出院当天,对家长满意丢情况进行调查≥80分满意,<80分且≥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2] 1.5 数据分析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以SPSS18.0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病情控制总有效率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总有效率数据[n%] 3 讨论

语言发育迟缓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中发育迟缓类疾病,在我国儿童当中该病的发病例数已经达到500万以上,该问题的出现很有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其他功能区出现异常,因此语言发育问题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广泛性的关注[34]。通过进行本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言语认知和听觉统合训练干预,可以迅速改善和恢复患儿语言发育状况,缩短干预计划实施时间,使家长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晋培鹤,马文丽,李影. 影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调查及家庭养育环境对其预后的影响研究[J]. 首都食品医药2018254):12-13.

[2] 李娟,顾美珍,胡金芝. 阶梯性语言康复训练在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18258):23-24.

[3] 何雄英,朱璇,卢浩东,等.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23-124.

[4] 梁静,王朝晖.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与Gesell发育评估量表在幼儿语言评定应用中的对比[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5):514-5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q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