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能力

2022-09-05 13:3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能力》,欢迎阅读!
主动,培养,积极,发言,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能力

一、产生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孩子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他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加深对听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发言表面是一个说,实际上他是听、思考、表达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作为教师,我们深深感受到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龄的增长,一些学生渐渐变得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了,这是为什么呢?一些老师上课后时常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实际上是除了自己“启”的的艺术不高明外,也与平时没下功夫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有很大关系。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呢?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二、主要做法

1、教师评价消除学生的畏惧感。

现在高年级学生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已经有了一种害羞感,因“害怕出错”而往往不敢发言。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愿做一个“南郭先生”,他们把老师对自己的提问当作“苦差事”;而一些对口头语言表达缺少自信的学生,也因自己无法正确、清晰、如愿以偿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害怕发言,从而也使自己的发言能力愈加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应当怎样恰当地给予评价呢?

1)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

不论教师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要尽力为出错的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尽量不让其感到忐忑不安,使其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成长。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允许学生出错,把学生的语言错误看成是一种教育资源。 (2)少用否定性评价,多用激励性评价。

(3)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并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和包容。

(4)进行对话式教学,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教师不是在教他们,而是在与他们一起学习

2)善于倾听学生的错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当学生的回答出现语言错误时,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他们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发现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听到错误就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支持和鼓励。它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发言的尊重,从而增强自信心。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能帮助教师准确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对其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减少否定或负面评价给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

3)采取包容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对于学生偏离主题的答案、不着边际的想像或违背逻辑的结论,教师不要简单否定,而要对这些答案采取包容的态度,样给予恰当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实际上,在许多情形下,学生的答案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此时,如果教师动辄就否定学生的回答,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总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要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促使其在掌英语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的同时身心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要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如果教师希望这些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话,不妨在课下提前给他们交待一下要提问那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大胆发言;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另外,教师要多创造情境,帮助这些学生炼胆、炼口,如诗歌朗颂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尽量多给他们社交的机会,如课堂情景剧、文娱晚会、校外访问,各种座谈会等,使其在实践中锻炼发言的胆量和勇气。

3、要防止发言权的垄断现象。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大,思维敏捷,老师一提出问题,抢着发言的总是这些同学。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控,就会在无形中造成这些同学对话语权的垄断。如其他同学很难得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有位教师遇到这种现象,就与班级中的“活跃分子”约定:为了照顾班级中的每个同学,让他们都有答题的机会,以后你们举三次手才可获得一次回答问题的权利,如果答题有创意可以再奖励一次。这位教师的做法,既限制了这些“活跃分子”的发言频率,又避免了他们的不满情绪,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大多数同学享有了公平的话语权,使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课堂发言的乐趣。

4、以发言统计条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

我现在教的班有个特点,孩子的性格普遍属于内向,学生说话的声音普遍很小,很多学生不爱表达也不善于表达,与以往教的几个班有明显的差异。出课前,


我总是要动员半天,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可是平日的课堂总不能每节课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在反复思考实践后,我进一步改进了以往的做法,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发言评比活动。就是每个学生每周准备一张空白课程表,可以是家长给画的,不过课程内容不填写。一节课只要老师提的问题会就举手,不论老师是否叫到,学生都可以在这节课相应的格内画一条,一周统计一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样做既克服了课后统计的繁琐,又避免了发言才统计一次的弊端(打击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基本成效、认可程度

采取上述做法后,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发言统计条的使用大大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相应提高,期末考试班级整体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家长会上好多家长对这一做法表示赞同。 积极发言是学生上课认真,积极学习的表现,它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更好地锻炼逻辑分析能力。不但如此,积极发言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准备。如此说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发言习惯,不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需要,教师不可等闲视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W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