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内涵与外延

2022-08-09 16:45: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文的内涵与外延》,欢迎阅读!
外延,内涵,公文
公文的内涵与外延



一、公文内涵与外延

()什么是公文?公文是法定作者在实施公务管理过程中,经一定处理程序形成并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办理公务的工具。 这个定义包括几层意思:

1公文的制发主体是“法定作者” 2公文的形成和使用的条件 3公文的显著特点 4公文的性质和作用。 ()公文的外延分类

l、从公文载体的历史演变分类:甲骨公文、钟鼎公文、石刻公文、简牍公文、缣帛公文、纸质公文、磁介质公文、感光介质公文电子公文 2、从公文文种的使用范围分类: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3、从公文文种的法定地位分类:通用法定公文与通用非法定公文、专用法公文与专用非法定公文

4、从公文的来源或行文关系分类:收文、发文

5、从公文涉密情况分类:涉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非涉密文件 6、从公文缓急程度分类:平件、急件、特急件

7、从公文文种的基本功能分类:指挥类公文、法规规章类公文、知照类公文、陈述呈请公文、会议类公文、信函类公文计划总结公文、记录类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公文的特点(管理上的政治从属性、

实践上的权力约束性、体式上的严格规范性、运行上的一定程序性、历史上的直接记录性)

()公文的作用(指挥和组织作用、控制和规范行为作用、宣传和教育作用、陈情和谋政作用、联系和知照作用、凭证和史料作用) 三、公文的文种

()党的机关公文文种(19965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了14公文文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附: (20008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13公文种类:命令()、议案、公告、通告、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20011116日国务院第321令规定: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用“条例”也可称“规定” “办法”。这样,国家行政


公文种类就达到16种,加了条例、规定、办法三种文种。

11种文种是党的机关、行政机关共有的文种:决定、意见、条例、规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党的机关特有3种文种:决议、指示、公报

行政机关特有5种文种:命令()、议案、公告、通告、办法 ()公文文种使用的基本原则 1、要符合行文的目的 2、符合法定作者的权限

3、要符合行文主体与受体之间的关系 ()行文的总体规则

1、行文应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2、行文应贯彻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 3、行文应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但应明确主办单位

5、机关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四、公文写作的意义

1、从事各种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要务 2、当好领导参谋助手的必备本领 3、履行领导干部职责的客观要求 五、公文写作的方法

l、通晓公文理论,掌握写作规律 2、悉心研读范文,汲取他人之长 3、注重写作实践,坚持勤练苦练 4、广泛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六、写作公文要注重提高四种能力 l、善于观察的能力 2、广泛收集的能力 3、梳理思考的能力 4、精炼表述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K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