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北京成为首都的历史地理因素

2023-01-12 08:16: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北京成为首都的历史地理因素》,欢迎阅读!
历史地理,北京,首都,因素,成为
论文:北京成为首都的历史地理因素

摘要:把城市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记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司马迁在所著《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记载了20余个城市。中国古代出现了大批名都大邑,尤其是举世瞩目的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在这些古都的选址中,地理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主要探讨历史上北京的都城选址及周边环境,分析其形成首都的历史地理因素。

关键词:北京 选址 山川形胜 民族融合 军事重镇 沟通九州

中国古代曾出现了大批的名都,如汉唐的西安,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六朝古都南京等等,然而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北京一样稳固地做了600多年的国都并将继续发挥他的作用,政治地位的稳固在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者。北京,从公元前983年作为辽代的都城起,至今已具有1000多年的建都史。学术界一般认为北京自元以后600年都是全国的首都。历代统治者择都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建城和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北京城的发展以至成为全国首都提供了条件。

二.民族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过渡地带。

北京地处控制东北的关键门户。在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处在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过渡地带,是从中原进入广大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汉族封建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都把北京城的前身蓟城当作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扩展势力的前沿阵地。在汉代,汉武帝时把这一地区的疆土向北开拓,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在隋代,隋炀帝开通了南达余杭,北抵涿郡的大运河,涿郡的位置即在古代的蓟城。隋炀帝后大举征伐高丽,就是以蓟城作为粮草辎重的集结地的。到了唐代,唐太宗攻打高丽时也同样在陆路上通过蓟城到达辽东,誓师地点正是在蓟城。

然而在中原汉族王朝衰微的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同样要通过蓟城。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包括:辽朝统治者夺取幽云十六州,并把它当作继续侵略宋的前沿。清初入关后,把北京作为继续进行南征完成统一事业的大本营。

“出可制东北,入可控中原,内制外拓,正符合谭其骧先生的“制内御外”原则。”所以在中历史上,东北强盛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把北京当作入主中原要夺取的第一要隘“进可控制南方九州之野,退可守卫国家发祥之地” 。这一地区也成为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以至于“到辽之后,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不管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谁想掌控全中国,就必须占幽燕。 三.重要枢纽,军事要塞。

史念海先生在《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中提到古代都城的选址要利用交通的冲要的位置。因此,择都时统治者必然会看重这一城市原有的交通地位,这一城市在成为都城前的交通条件也势必会有强于其他备选城市的优势。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枢纽之地。秦统一天下之后,修筑驰道,沟通了首都咸阳和蓟城,后又拆毁蓟城南部的诸侯国修建的长城,这使得蓟城真正成了连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隘。隋代兴修大运河,涿州也是作为大运河的起点,北京就是处在这样一个陆路与水路均极为便利的交通位置上。到了元代,海上运河兴起,北段直抵大都,北京不仅沟通南北,而且在海运方面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军事角度看,一地的军事战略位置与其自然地理条件紧密相关。前文列举了北京山川形胜的具体表现,所谓的“北京湾”“北京小平原”,均可以看出北京地势易守难攻的特点。“燕


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坐若堂隍,俯视庭宇” 另外,从古代北京城周边的城邑构成体系来看,古代北京周围有众多可以充当屏障的、起到军事缓冲作用的城镇。蓟城北部屏障古渔阳,是中原人民从蓟城通往燕山以北的必经之地;蓟城南部屏障古范阳,如果说古渔阳是中原汉族北上要道,那古范阳就可以称得上是北部少数民族的南下要道。 北京真正作为都城,是在公元前938年的辽朝,辽朝把北京——当时叫做幽州——作为陪都,又叫南京或燕京。金朝正式在北京建都,并改名为中都。之后的元、明、清三代都相继建都北京。让我们再来看在北京正式都城地位确立之后其周围的城镇屏障发展状况。首先是北京最重要的东部门户,堪称京师锁钥的天津,天津是北京出海最近的通路,拱卫北京也成了天津重要的城市职能之一。另外,天津有优良港口,便利了北京与外界的海路联系。东有天津护卫,南部则是军事重镇保定,西北有张家口的保护,北部有要塞承德,还有京师锁钥秦皇岛,“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等等,层层屏障,极好的保障了北京的军事安全。定都北京,可谓固若金汤。

北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取代前期的长安,除了其本身是山川形胜地,民族过渡地带,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外,中国城市发展总体趋向东部以及长安的衰落也在客观上为北京取而代之创造了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u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