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欢迎阅读!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
摘要 阐述了构建和谐企业从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 对加强安全生产,加大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对如何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和谐企业 和谐社会 安全生产 民主法治 一、加强学习宣传,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是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其精髓,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字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和谐企业重在经济利益上的均衡和政治权力的分享。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整治、全面推进;要持续、快捷、协调地发展经济,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和”者,人人有饭吃,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人人能说话,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对国有企业来讲,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构建“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这些“和谐细胞”入手。作为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二是构建“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构建和谐企业工作中当表率
要站在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勤奋学习,不断创新,牢固树立“保一方平安,创一方和谐”的思想,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带领职工勤劳致富,维护企业的团结稳定,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克服一切困难,化解改革中的各类矛盾,形成良好的和谐发展环境;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职工之间和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要把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作为第一要务;要协调好个人与集
体、自己与同事的利益关系,又要协调好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谋求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四、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
构建和谐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障安全生产作业,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抓好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为职工营造一个安全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作保障,从何谈幸福?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和谐企业建设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中,特别是矿山,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平安是福”、“有安全才有和谐”的思想,必须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科技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的“含金量”。
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加大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事故救援演练,提高职工自救群救的能力;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积极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隐患,对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按照“隐患不除绝不生产”的要求,严审整改,绝不迁就。为此,要开展广泛的宣传,要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各类培训班,出墙报等形式对广大职工进行宣传。要在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和所有你身边的人宣讲和谐企业,形成整体合力,使大家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为共同构建和谐企业献策出力。
另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是一切工作的“催化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惩处到位,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全体员工严格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大体系”的要求,抓好安全环保管理的各项工作。 五、以职工素质的提高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在实施抓培训,强素质的工作中,企业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业余培训和分散培训为主,以专题集中培训为辅的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系统培训相结合,文化学习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
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企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必然能够达到。 六、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是和谐的保障。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要关注中低收入的大多数职工、群众,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受益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尤其要妥善处理职工生活、工资待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少矛盾的发生。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抓住群众和职工普遍关心的迫切问题,制定具体措施,逐项研究,逐个加以解决,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并且要抓好建设和谐文化。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理论创新,是新的文化发展观。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借鉴,
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立足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大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f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