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是什么

2022-11-06 05: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是什么》,欢迎阅读!
青少年,特征,年龄,心理,什么
外国语学院113 莫恩霞 1118100232



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是什么?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这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

答: ●青少年分为两个阶段: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少年期指12~15岁的年龄段,相当初中教育阶段:青年期指15~18岁的年龄段,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青少年阶段的心里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复杂性、动荡性的特点。

具体而言,少年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胜利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社会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这个时期的心里特征:由于生理发育迅速,开始了异性交往,观念新潮,情绪冲动,与父母关系疏远,独立性增强,自以为成熟,但还是带有孩童时代的幼稚。

青年初期,特体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发簪,开始思考择业和个人前途,具有丰富热烈的感情生活,富有朝气,精力充沛,充满幻想,世界观初步形成,这一时期是个头在生理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同时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时还具有冲动性、甚至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

●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生物方面的因素,二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 1) 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必要的无知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提供了儿童心理

发展个体差异的可能性。 2) 生理成熟的作用。 3社会生活条件(家长、学校、大众传媒 4教育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一下是对影响因素及其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遗传与心理成熟。

遗传素质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这些先天条件的不同也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差异。青少年正处于性成熟、性觉醒的时期,对于自己的外貌的注重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因而先天的容貌往往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评价。然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生理成熟,我们也称为性发育。特别是性成熟早的男、女生会表现出一种成熟感,往往能取得同龄人的信任,成人们的重视,而性发育相对迟缓的青少年则会产生担忧,不如人的心理状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能力的发展。 二、家庭及家庭教养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生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场所之一,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父母的素质、品性、行为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品行均有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家中的经济条件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和情绪的发展。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生活氛围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的感受和态度。总之,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切实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身心健康成长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家庭教养模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养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如:由于棍棒教育的摧残,造成子女自卑、焦虑、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或攻击性强等异常倾向;由于父母过高的期望,超过了子女的承受力,使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过分的溺爱,造成子女自私、任性、不肯吃苦。又如:有位初中年级的男生,由于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他的父亲对他经常打骂,甚至把他锁在房间里,饿上几餐,结果使他出现自卑、情绪压抑,在学校经常打人等异常现象。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对症下药,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顺利地发展。

三、家长自身的特点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长自身的特点,如:家长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甚至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说明,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假如父母整天沉迷于赌博、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其子女在学校往往表现为经常不遵守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等不良现象;假如父母开口闭口都说脏话臭话,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不可能是一位文明而又有礼貌的学生。可见,家长自身的特点也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要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还必须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修养。 四、学校。

学校不但教授青少年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向他们传授着各种社会精神和世界观,学校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实验场和准备基地。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教学课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社会传媒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快速的传播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每时每刻都受着社会传媒社会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图书、电视和电脑网络

以上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的方面。从上面我们可以注意到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情绪不稳,易激动,烦躁,易冲动发脾气,对外界及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又是开始对自己在社会性别角色认识,以及对异性的认识阶段,这些常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理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家庭中经常与家长发生冲突。很多家长反映我们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了;他们最听老师说的话,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家长们简单的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推卸给学校、老师,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正确的。学校只不过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过渡时期。当青少年离开学校后,有一段较长的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同伴和社会传媒在起着主导的作用,家长对于孩子行踪的把握,一定程度的可以减少孩子结交不良的玩伴及接受不良传媒的侵害。所以,让家长重塑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来,这是前提条件。其次,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正规的机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应该形成平等的思想,与学生多交流与沟通,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和认同孩子们的选择和想法,改变旧式的老师高高在上的旧传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减弱孩子们反叛的性格,使之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

总之,青少年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发展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民教育的问题,是整个的社会的责任,他们的成长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方能让中华伟大兴复成为可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S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