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脚踏实地抓常规 细化管理提质量》,欢迎阅读!

脚踏实地抓常规 细化管理提质量
民族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基层小学,2018年毕业班综合比率能够在全县排名第二,其主要原因是我校认真落实开发区中心小学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开发区中心成立六年来,我校在中心小学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注重健全教学常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注重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注重实施质量监控,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常规管理工作更加扎实、细致的得以落实。 一、注重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为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我校集中全校教师,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共同制定了教学常规及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学校常规管理细则、考试管理办法、常规月査制度、教师教学奖惩制度等。如月查制度:我校每月底定时检查教学常规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充分肯定成绩,适时指出问题,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达到了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具体的做法是:1、本制度考评结果作为教师综合考评依据之一。2、每月总分为100分,从“计划和总结、备课、上课及作业的设计与考评等几个方面对教师每月的教学工作,考评结果予以公布。3、此项考评成绩,一学期累计积分低于总分的90%,并且全校排名处于二分之一以下,该学期不得被评优评先。 二、注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认真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根据中心小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以及教研活动每周安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三、周四下午学校行政分别与教研组组长一起组织语、数以及综合科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观看名师视频课、理论业务学习、校内教师研讨课、集体备课等。如业务学习,我们先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视频课,同时做好听课记录,之后评课议课。然后集中教师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问,有针对性地学习实用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除了中心小学要求的教研活动以外我校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至少开一节校内公开课,每学年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并在校内交流。每年上学期以开展以校本教研、书画竞赛及学科竞赛等为主要形式,下学期以毕业班教学为重点,组织毕业班的工作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
教学质量。
近年来积极组织、选拔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XX老师参加中心阅读教学比武,获得二等奖,参加中心举行的下水文比赛,获得一等奖。XX等多位老师承担中心教研活动,获得一致好评。郑丽群老师参加中心校举行的书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XX老师撰写的论文参加福建教育杂志社汇编并荣获教学实践研究奖。教导主任林松伟老师曾参加县体育教学观摩课获得秀奖,并在2017年度参加县优秀青年教师评选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同年参加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数学教学比武,获得一等奖。XX老师参加中心数学片段教学比武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参加县论文评选,获得二等奖。 三、注重质量监控,提升学校教学品牌 1、校长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学生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体现分成施教的课堂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
(2)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每两周召集毕业班教师探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困惑感,及时解决。
2、强化质量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学期初,根据中心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各科教学进度。测试时,开发区中心小学采取同年级同科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监考、统一阅卷“四统一”的办法进行组织,对测试的情况学校进行抽样分析与对比,改进教学和管理,促进均衡发展。在一系列的工作开展下,我校在中心组织的期中期末质量监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几年来我校在中心统一组织的质量监测中,有40个科次以上跻身前三名的行列,在2014-2015学年中就有8个科次进入前二名,其中第一名的就有5个科次。 3、扎实有效开展培优辅后工作
做好培优辅后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1)、对学生采取“一帮一”的措施。(2)、充分利用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3)、建立家校教育“互联网”。即进行家访或通过微信群,与家长沟通,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告知家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x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