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图形的联想》》,欢迎阅读!
《图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联想设计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图形联想的观察,分析;学习添加、替换的方法设计图形的联想。 3.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准确的观察和想象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乐趣。 难点:发散思维,对同一图形实行不同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签字笔等 。
(教师)课件、板贴用板书、学生作业纸、范作、魔术道具、展示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魔术道具(环),你能想象到什么东西? 学生自由联想并回答。
2、教师说出自己的联想,用魔术的手法把圈跟链子变成一条项链。
3、鼓励学生上台演示基本图形的联想(分别在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上添画)。 4、师小结并引出课题。板贴课题:《图形的联想》 二、探究实例,学习方法 (一)“添加”方法的学习 1、对比分析,发现添加的方法。
课件展示两只杯子,寻找不同之处,初步感受联想之“添加”的方法。 2、发散联想,添加更多的东西。
你能添加其他更多东西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只要跟水相关的都能够添加到这里。(如果水结冰了又会怎么样呢?)
3、学生练习,巩固添加方法的学习。
练习一:用添加的方法,让面包变个样。(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教师即时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水平。根据作业情况做适当的修改、调整。 4、成果展示,教师小结变换不同的方向,能够产生更多的联想。
(二)“替换”方法的学习
1、对比欣赏,理解相似形替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两只蜗牛,比较不同之处(蜗牛壳变成了毛线球),引出替换→相似形替换的方法。
2、发散思维,学习相似形替换的方法。
学生联想,教师小结:类似圆形(球形)的物体都能够用毛线球去替换。 3、比较欣赏,理解元素替换的方法。
课件展示手掌和手指头枪杆的枪,分析枪只用到了手掌里的一根手指,引出替换→元素替换的方法。
4、发散思维,学习元素替换的方法。
学生联想,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的某一部分替换到另外一个物体上。 5、学生练习,增强替换方法的学习。 练习二:用替换的方法让这副眼镜变个样。
教师示范替换过程,学生继续联想和替换,完成新的创意图形。 三、欣赏作品,丰富想象
1、欣赏生活中的图形联想实例,感受图形的联想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2、欣赏教师范作,告诉学生老师联想的小窍门。 3、课件展示联想小窍门:
(1)多角度观察同一个图形——比如面包; (2)变换主体看事物——比如一片叶子;
(3)用具体的事物实行联想,寻找相似点——比如香蕉, 四、收获方法,联想创作 1、出示各类常见物品图片。
2、创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独特有趣的创意图形。 3、鼓励学生创作的越多越好,比比哪组的智慧树上结的果子最多。 五、欣赏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自己把作业展示在“智慧树”上,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师生互评,说说你还有更棒的联想嘛?
3、教师小结,并欣赏联想在建筑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开阔视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