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精选

2022-09-04 06:42: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精选》,欢迎阅读!
苏轼,诗句,写出,一生,精选
1、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苏轼?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苏轼?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苏轼?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扩展: 进京应试

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然后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然后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然后嘉佑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佑六年〔1061年〕,然后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然后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然后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然后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lV.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