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读书感想

2023-05-08 18:4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读书感想》,欢迎阅读!
学术史,中国,感想,百年,读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感想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治宣传家和学者,先生在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其中史学研究成果最为显著,被公认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先生师从康有为,并与其携手开展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即戊戌变法运动先生主张一种开明君主制,强调君主专制应为被统治者服务并依托强有力的、具有权威的人物。这种政治主张虽然带有相对的进步色彩,但也难以抵御封建势力的压迫和严峻的社会条件。然而,政治活动的受挫并没有影响先生对于学术的热情与对国家、民族的情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正是基于梁启超先生在任教时期的讲义汇编成书的,以期探求近三百年来,中国学术的发展脉络及其学术贡献和政治影响。



1 中国学术与近三百年之历史背景



1.1 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



学术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其所内涵的是知识而非常识。学术的发展成就是文明的重要标杆。中国传统学术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动荡的社背景促成了先秦诸子各抒己见,完善理论的百家争鸣。各派各家的理论建构和完善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学”的建议之时,中国传统学术的兴起阶段已然完成。随后,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的两汉经学阶段、“本末有无”的魏晋玄学阶段、佛学昌盛的隋唐佛学阶段、理欲义利之辩的宋明理学阶段和重视史料考据和客观翔实的清代朴学阶段。每一个学术的发展阶段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发生深切关联,每一阶段的学术成果也都彰显了文明的微变与进步。



1.2 近三百年的历史背景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时域截取自一九二三年向前推衍至一六二三年。在这三百年之内,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人类社会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中国内部的角度来看,这三百年见证了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盛与衰亡,也见证了共和时代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因此,这个时代的学术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从而成为本


书前一部分着重讨论与研究的地方。

对应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本书详细记述和论证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据梁启超先生的讲述,清代学术的主要潮流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1这种学术思潮注重实践客观考察,轻视理论的完善。历史学方面,更注重对史料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同时在史论中也更加注重史料的翔实与客观。这种以考据学为主流的学术思潮自晚明时期就已初显弥端,自民国初年逐渐退出主流,这也是先生未直接截取清王朝所存时段作为研究时域的重要原因。2



2 “势”“人”与“学”



前文有提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根据梁启超先生的讲义汇编成书的,因此,除第一篇作为楔子外,本书主体部分共十五篇。从体例上讲,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势”,即清代学术发展的大势;其二,“人”,即清学各派之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其三,“学”,即清代学者整理研究的学术成绩以及学科分类。

在“势”上面,先生从宏观概述的角度切入,重点叙述和讨论了近三百年的学术发展与政治因素、政治格局的关系。例如,清王朝入关取得政权过于迅速与侥幸,以致原处于明王朝的人们对于满族异族统治出现极大的不满情绪,其中当属学术社会受影响为最深。于是,为挽救时势,这时的学人“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这种对后世影响颇深的“经世致用”之学风便是从这样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诞生的。先生以政治因素和格局的“兴盛衰亡”为线,从而受政治因素影响的清代学术遂也发生了这样的历程。从全书的体例来看,势”的部分犹如一条线,将清代学者与其学术成就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角度。

在“人”上面,先生对清学各家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且文风逸然有趣,各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全书叙述了清代学术七派共十六位主要人物以及其他知名学者,其中不乏诸如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突出强调经世致用的顾炎武以及突出客观“反对纯主观玄谈”3的王夫之等学术大家。值得一提的是,人物的评论上,梁启超先生采用了道德操守的角度。例如,明末王学兴盛时,只会依附于王学的人是“可厌”的,而当王学成为众矢之的时,“有毅然以王学自任者”是可“崇拜到极地的”。这是“个人品格”在学术上的体现。4由此,我们也可看到先生在著书讲授时所具有的特定价值取向,更见先生的感性与情怀。

而在“学”上,本书主要突出了清代学者整理研究成果与前人的对比、创新



1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页。 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0页。 4

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j0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