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下始栽竹茆檐下始栽竹柳宗元诗词

2023-01-30 07:4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茅檐下始栽竹茆檐下始栽竹柳宗元诗词》,欢迎阅读!
柳宗元,茅檐,诗词
茅檐下始栽竹茆檐下始栽竹柳宗元诗词

茅檐下始栽竹茆檐下始栽竹柳宗元诗词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 【注释】: ①茆:同“茅”。

②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气候。 ③重膇:足肿。蒸郁:湿热之气郁勃上升。 ④凉飔:凉风。 ⑤荷:负,担。

⑥舆曳:指装运移栽的竹子。

⑦萧瑟:指竹叶被风吹拂所发出的声音。 ⑧极浦:远处的水滨。 ⑨旖旎:柔美,犹言婀娜。 ⑩蓊蔚:草木茂盛。 【译文】:

以茅为材,盖我新屋;湿热如针,久刺肌肤。 祸不单行,腿肿成疾;屋似蒸笼,光阴怎度? 东边邻居,传我秘法;逐热致凉,唯有种竹。 闻言欣然,恰与心合;西岩之畔,负鍤四顾。 楚地多山,怪石嶙峋;挖掘艰难,力尽无助。 江风嗖嗖,暮云密布;运输竹种,加快速度。 萧瑟翠竹,远渡江浦;移种阶旁,赏心悦目。


栽正竹根,望其永固;浇以清泉,胜似甘露。 夜不闭窗,凉风入户;羽扇无用,弃之不顾。 竿集清凉,叶积浓霜;枕席清凉,暑热全无。 密叶之中,网虫依附;曲枝之上,晓禽起舞。 尘世纷嚣,不必牵挂;宁静怡悦,何愁不足。 亭亭翠竹,令我爱慕;远离故土,与我为伍。 谁没见到,郊野蔓草;葱茏茂盛,徒有外表。 凌寒品质,荡然全无;寄身荒山,作为归宿。 【赏析】:

《茆簷下始栽竹》是一首种竹诗,大约作于元和三年。这正是作者处境最艰难的时候。仕途坎坷、健康恶化,不绝于耳的指责、漫骂,还有那遇赦不免的诏书,无情地折磨和摧残着他的精神和肉体。是苟且屈服、随波逐流,还是傲然挺立、坚持操守,诗人用这首小诗作了表白。托竹言志,正是此诗的创作动机,也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写作上的特点之一是:叙事清楚,以文为诗。诗歌记叙了寻竹、栽竹和赏竹的全过程,线索清晰,有明显的记事散文的特色。首先写栽竹之因。由于天气闷热,加之又患足肿之疾,日子非常难熬。幸好邻居告诉了他驱热的办法,种竹可致凉风。其次,写寻竹之劳。为了种竹,负鍤来到西岩,在怪石险岩中登攀寻觅,费尽力气,挖来竹种。第三,写种竹之慎。种竹之时慎之又慎,选好地址,扶正竹子,牢固竹根,浇上清澈的泉水滋润竹根,以便迅速成活。第四,写赏竹之乐。这是诗人拟想竹子长成之后,付出的辛勤和爱心必定可以换来丰厚的回报,生理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愉悦和快乐。清凉取代了湿热,生机驱赶了孤寂。网虫寄身在叶间,晓禽歌唱于枝头,晶滢剔透的露珠,仿佛凉透了枕席,置身竹间,心静神怡,烦恼尽消。全诗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孙月峰在《评点〈柳柳州集〉》中说:“就事质叙,自有一种真味。”指的就是这种结构上的连贯性所产生的质朴的韵味。

此诗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兼用比兴、寓意于竹。汪森在《韩柳诗选》中对柳宗元的种植诗的评语是“种植诸作,俱兼比兴,其意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R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