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作者:郭红军
来源:《职业时空》2009年第04期
摘要:借助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家庭、学校、社会和能够自我教育的个人等方面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主体,这些主体共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社会学主要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把社会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社会整体,社会群体,社会利益,社会制度,社会活动,社会问题等加以综合研究,探讨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从社会学的主要含义中不难发现,社会本身是一个由很多小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各个小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社会学中所研究的人的社会化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借助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此,只有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个主体,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说个人是家庭的细胞,那么,家庭则是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家庭成员踏入社会之前,往往要经过若干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个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时缺一不可的四个有紧密联系的主体。
一、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自出生之后,首先接触的社会单位就是家庭,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影响极为深刻。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往往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有修养且对子女要求严格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后代往往道德高尚。我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而自身修养不高,对子女的要求又不太严格的父母,对子女的良好道德的形成往往负面作用较大。的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品学兼优的父母对子女的成才包括道德方面教育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要对一个人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让父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承担这一责任,打好子女道德的基础。当然,家庭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推动。为了让家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较大的作用,整个社会就必须大力宣扬文明向上的风尚,让家庭中的长者首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子女在父母的感染下也就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难看出,家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家庭生活,满足人的健康的情感需要;通过家庭内部的对话,部分地消化社会中遇到的困惑,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家庭人际交往实践,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家庭社会化过程,形成健康人格;通过家庭成员的努力,建设文明家庭,奠定文明社区,社会的微观基础。”
二、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一个人从幼儿园到最后从大学毕业,长则要在学校里度过20年左右的时间,即使不上大学,短的也需要数年的光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学校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往往是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可见,学校不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高尚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只有让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树立起牢固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当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好孩子,让学生服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中学阶段,应侧重把学生培养成为好公民,实现学生由单纯的服从到辨别是非能力的转变,不但使其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教育学生成为好公民的同时,应对学生加强好角色的教育,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各方面的、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准备工作,使其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环境。
三、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后,往往对社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受更深。在踏入社会之前,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而走入社会之后,对于很多事情则要进行独立的判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为了使人们先前所形成的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就必须按照党中央所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其他各种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有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因素。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塑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方面,各级党政机关肩负着重要使命。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但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而且也要把自身的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别人去做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只有首先“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妻子儿女,管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则行”的理想效果。
四、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仅仅依靠外部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必须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外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使受教育者本人同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就是使受教育者本人成为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主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据笔者理解,这里的不教也包含自我教育的含义。的确,只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体化,即成为自我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果忽视个人的自我教育这一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无论灌输得如何淋漓尽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自我教育也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其一是领导条件,即必须发挥领导者的典型示范作用,使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明确教育的目的,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及时总结自我教育的经验,予以推广,其二是主体条件,即应使自我教育者具备应有的自己教育自己的素质,能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开展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三是环境条件,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环境。
五、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O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