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

2023-01-11 12:5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析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欢迎阅读!
海绵,具体,措施,城市
例析 海绵城市具体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其独有的方式,给现代化城市留下深刻烙印,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武汉、广州、杭州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2015年,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全65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的防洪标准不达标,其中70%以上城市排涝能力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0%的老城区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下限。

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影响社会正常运行,严重的话将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解决城市内涝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陆续被各大城市写入在其工作规划中的建设目标[1]

1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这个概念起源于国外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即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主张通过渗透、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设施,让水文条件尽量不受到开发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应用,是一种新的雨水管理思想与技术体系。

2 国内、外实践

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当地在新建工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区前,均要设计水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水设施费和排放费。与德国重视雨水管理的方法类似,本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种渗透设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该计划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美国丹佛在城市


社区里布置若干地块作为海绵体,如一些下沉式的广场、下凹的绿地,平时可作为市民休闲、健身场所,下暴雨时就成为储水罐蓄积雨水。

相比国外,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起步较晚。然而,随着治水用水观念的更新,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也陆续重视起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各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争相开展。

2013年,江苏南京市启动了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的研究和编工作规划提出,南京市雨水利用模式分为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利用两种模式。2014年山东青岛市的市政部门已经初步形成海绵型城市框架,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工程建设,长远目标是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 2015年四川成都首次在“2015年规划工作重点中将海绵城市纳入规划之中。2015年,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将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34日,三部委确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城市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

3 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通过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1保护、修复城市原有海绵体

以往的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防涝主要依靠城市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海绵城市则提倡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原海绵体不受城市开发活动的影响,使其能够正常发挥对雨水的渗、滞、蓄等生态功能。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3.2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

海绵城市的防涝思路不同于以往的管道快排模式,其主要依靠增大下渗、集蓄雨水的方式对突如其来的大雨量进行慢排


新建人工湿地、绿色房顶、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是增加城市海绵体的有效举措。

在东京和大阪,街头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0.5米~1米,雨水可以轻易在此汇聚并渗入地下。据有关数据显示:若每棵树的树坑低于路面0.3米,那么下雨时,每个树坑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这些小举措既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功能,又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3.3转变传统雨水观念

雨量过大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内涝的真凶,然而同样下雨,山区却只会发生洪水而不会出现内涝。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处理雨水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将治理城市内涝仅仅依靠管道排水。在将雨水视为资源的今天,事实已经证明:简单的管道排水已经无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如何将雨水资源化、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利用雨水,使雨水造福我们的城市,方便我们的生活成了一个新的命题。

4结论与展望

我国以往治理城市内涝的方法、思路过于简单粗暴,难以从根本上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的问题不仅仅是雨水过多,管道过细,其根本原因还是城市土地资源的蓄水滞雨能力太弱,雨水资源、土地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利用。我们除了需要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来治理城市内涝问题,更加需要从人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城市。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理念滞留雨水、净化雨水,使雨水资源化,用生态技术和适度的管道工程相结合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雨水不是祸害,雨水是难得的资源。相信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解决中国城市内涝的实践中将会大放异彩,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拓宽思路。

参考文献:

[1] US 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better site designthe Practice of Watershed Protection[M]. Ellicott City 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 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LK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