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送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2023-04-13 19:4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鹧鸪天·送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鹧鸪,辛弃疾,赏析,答案,翻译
关于辛弃疾《鹧鸪天·送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

①唱彻《阳关》: 唱完送别的歌曲。彻, 完。②功名句: 功名是身外多余的事, 还是多吃饭吧。③无穷: 无尽,无边。④般: 种。⑤只应句: 岂只是离别才使人悲伤, 团聚才使人欢颜。只应, 只以为,此指岂只。⑥未是: 还不是。⑦别有: 更有。 【译文】

送别时,唱完了《阳关三叠》曲,眼泪还未拭干,就相劝功名是身外多余的事,还是多吃饭吧。翘首遥望,天边的流水在远送无穷的树色,雨中阴云埋掉了一半青山。

今古值得遗憾的事上千种,岂只离别一事才是令人悲伤的?江上的大风大浪还不是险恶的,更有那在人生道路上才会愈加艰难。 文学常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豪放雄浑,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 【阅读训练】

1.辛弃疾主张为恢复中原而建立功名,但此词第二句却说“功名馀事且加餐”,这是为什么?

2.第三四两句“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除了写送别时遥望去路之外,还有什么含义?

3.为什么下片第一至第三句用反问否定送别时的离恨?

4.末句“别有人间行路难”感叹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有意思差不多的句子:____ 【参考答案】


1.作者报国无门,被迫隐退,故有此愤激之语。

2.作者用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这一景色暗喻当时正人君子被小人压制这种社会现象。

3.从下片第四句“江头未是风波恶”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友人这一去,可能遭遇到比离恨更险恶的“风波”,那就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勾心斗角。 4.世路艰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二: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解析] 从题目中可知本词的内容是送别本是送别人却说“浮天水送无穷

树”,把送别写得含蓄,道出了惜别之情“无穷树”暗指路途遥远,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带雨云埋一半山”中“雨云”透露出前途迷茫,内心因此郁闷。

简析: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上阕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

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下句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I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