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2)

2022-08-17 02:2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2)》,欢迎阅读!
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新授

(一)字词掌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kù) (chān) (jǐ) (wǎng)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 教学内容

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激之情。

3)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2、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3、深入理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三、小结与拓展

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


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之情 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H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