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欢迎阅读!
论中西方婚姻家庭差异
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中西方民族的基本素质,整体民族性格,社会的观念意识,心理特征,以及饮食习惯,服装服饰,文学作品,绘画雕塑,建筑风格,戏剧,音乐,医学,体育等诸多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据说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这则故事正说明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为此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探讨中西方文化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一.男女交往
西方异性之间的交往往往是积极开放的,而且年龄偏低,我们经常可以从很多欧美大片中看到年轻的主人公之间浪漫的爱情,就拿最近热映的《暮光之城》来讲,男女主人公不过刚刚高中毕业,十七八岁的年纪,却已步入了婚礼的殿堂;而中国异性之间的交往却往往消极保守,相比之下年龄也偏大,这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观念的差异,引用韩寒的一句话来说:“中国的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在读大学了还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儿女恋爱,而且要结婚。想得很美。”概括来说,中国的男女交往受家庭,社会及舆论的限制,不如西方来的自由。
二.择偶方式和标准
择偶,是婚姻的初始,就其理性分析,无论是东西方,择偶均要受地域、种族、宗教、阶级、性别、年龄、文化、情感、经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西方孩子较早独立并摆脱家庭束缚,到了身心较为成熟的阶段之后,他们择偶往往是由自己决定;而在中国较为常见的方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在以前非常常见,现在好一些了),父母为子女择偶,或者是通过介绍人来达到择偶的目的,而近年来尤为流行的就是各类形式的相亲,有的相亲甚至以综艺节目的形式被搬上了大荧幕。
至于择偶的标准方面,西方注重的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度,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只要两个人之间有爱,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能限制他们在一起的了。可是在中国,婚姻并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两个家庭的事。除了两个人自身对对方的感觉,还要讲究两方(特别是女方)的身家清白,门当户对,讲究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学历学位,知识水平,外在的身材,相貌等等,也就是说,在中国,光有感情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很多外在因素,中国人的择偶较西方更为现实。
三.结婚
结婚不论是对中西方人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两个人相爱的证明,不在于婚礼形式或者是国家,种族,就是告诉大家,你们很相爱,你们决定一起生活,婚礼只是参杂了一些即将的亲情和责任。很多时候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决心。给爱情一个合法和道德的归属。但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些不同,我想西方宣告爱情的意味更加浓重一些;而在中国责任的意味稍重一些,有时还意味着联姻和为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中国人的这种传统思维方式中,可以看出婚姻更多地表现为成年男女之间为了生儿育女、传种接代而结合的一种行为方式。
在婚礼方面,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近年来,西式主题婚礼在中国日益盛行。中国历史上几千年间婚礼习俗没有多大变化,而随着近代中西方交流的频繁,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
四.离婚
在西方人看来,离婚是自然而然的,两个人一旦感情破裂,那么婚姻也就没有了维持下去的必要,离婚和结婚一样,还是两个人的事,不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生活;而在中国,早有这样的说法,“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与此同时,孩子又是两个人婚姻的纽带,也就是说,在中国,离婚并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更多的要考虑到家人,孩子,有些中国家长往往会为了孩子维持那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五.家庭关系
在西方,夫妻双方追求平等,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同时大家都享有充分的自由,比如,西方人不管是夫妻还是朋友,出去吃饭往往都是自己付自己的,他们很多都是经济独立的。还有就是西方人思想开放,对彼此的个人空间都较为尊重,不会过多的干涉对方的隐私。而在中国,两个人一旦结婚,就希望对方将一切都向自己坦诚,给对方留的空间和自由相对较少。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夫妻双方在婚后的职责也是分工明确,男的负责赚钱养家,而女的则负责在家里相夫教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男主外,女主内”。
以上几点是我结合各方面得到的对中西方婚姻及家庭差异的一些看法,中西文化有许多差异,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差异也正在减小甚至消失,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差异,采用积极的态度审视自身和外来的文化,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比较》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李军 朱筱新 《方圆之探》
http://hunjia.shangdu.com/baike/hunqing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http://www.cnki.com.cn
http://www.hbsszx.com/html
章乃器学院 混合1102班 沈夏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C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