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食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2023-03-12 05: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辰食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欢迎阅读!
北辰,食堂,经济学,分析,问题
北辰食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我不能改变食堂的现状,但我至少能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现状

校内食堂服务质量很不尽如意,饭菜质量差,价格高,服务人员工作散漫,经理言语态度强硬,学生不满情绪很高,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理论——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化的比值。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替代商品的数目及其相似程度。(如鸡肉就是比较有弹性的商品,就是说如果鸡肉涨价了我们可以选择猪肉牛肉作为替代满足肉类需求,就是说鸡肉的替代品多,需求弹性大) 2 商品在预算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预算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小的商品,其需求弹性越小,如对一般家庭所必需的油盐酱醋来说,其需求弹性就比较小,就是说即使这些东西涨价我们也不会减少对它们的消费。 3 时间长短

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突然上涨,短期内你不可能马上放弃加油,再贵也得用这就表现为短期需求缺乏弹性,但长期来看,你可以购买小型节能车或骑自行车,乘火车,搬到距离工作场所较近的地方居住或与他人共用汽车,这就表现为长期富有弹性。 另外,商品用途多少和耐用程度也对需求弹性有影响。 理论分析

拿学校食堂来说,食堂饭菜是缺乏弹性的,原因如下: (一)缺乏替代品

由于食堂独家垄断经营,学校周围又无其他足以与之形成竞争的饭馆,加上学生特殊的作息时间状况,学生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在食堂就餐。因为无法找到可以作为堂饭菜替代品的存在,方便面虽可解一时之需,但毕竟不能当饭吃,吃一两顿还行,长期吃是不可能的。而到校外餐馆就餐更非长远之计,一方面校外餐馆卫生不一定能保证,存在安全风险,而且校外餐馆数目有限,也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学生。另一方面,出去一趟的时间成本过高,去一趟校外会耗费大量时间,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有课的时候,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午休,大家午饭最好的选择还是在食堂。 (二)时间长短

短时间内,由于替代品(代替食堂饭菜的食品)难以得到,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不能改变(如以方便面或其食品为食),食堂饭菜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但长期来看(估计得10年以后)等学校周围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发展到老校区附近的程度,校外有足够代替食堂饭菜的替代品时,食堂饭菜的需求就会变得非常富有弹性了。

总之,由于缺乏替代品,学生的必需程度高,短时间内不能出现足量的替代品等综合因素,造成了食堂饭菜需求严重缺乏弹性,于是即使食堂饭菜以每月5毛钱的惊人速度涨价,我们也不得不消费。 食堂疯狂涨价的原因很简单

根据需求弹性与收益的关系,缺乏弹性的商品适当抬高价格可以增加收益,而富有弹性的商品适当降低价


格才能增加收益,比如铁路就是典型的缺乏弹性-,而航空就是富有弹性,这就是春运铁路涨价而平时机票常打折的原因所在。

因此,食堂垄断地位的不可动摇和学生需求价格弹性过小必然导致食堂利用垄断力来提高价格,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食堂来说,在一定限度和一定时期内,疯狂涨价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引入竞争机制

有人可能认为学校多开几家食堂形成竞争格局就能解决问题,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 比如现在学校又引进一家独立的食堂。由于在学校这个独立封闭市场内厂商(食堂)

数目很少,只能看作是寡头垄断市场。而我们知道,两寡头间可以选择合作或不合作。由于两个食堂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在这里长期的干下去,因此他们一定只会考虑短期收益。那么 他们只会选择相互勾结形成联盟,形成所谓的卡特尔,共同抬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他们不合作,相互打价格战,那么他么只会两败俱伤,可能等他们想到合作的时候他们的承包期限也快到期了。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学校引入的不仅仅是那家食堂呢,如果还引进了许多小吃店呢?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市场是属于垄断竞争市场了,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过多,需求过于强劲。这样的市场也不能达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当然,尽管不能达到效率最优,但至少要比完全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要强。

最后,等到学校周围的饭馆小吃店繁华到老校区附近的程度时,我们就可以认市场近似达到了完全竞争市场的程度,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的配置。 有关食堂不标价的分析:

本身学生对食堂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定、运行方式了解就比学校少,两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而食堂不标价又加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于是就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食堂员工多收学生的钱而学生却很少能察觉。另外,食堂饭菜加工操作过程的不透明也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比如我就在三楼吃到过用变质的肉炒的尖椒茄子,我同学吃到过用剩菜炒的尖椒茄子。 关于罢饭

面对食堂的欺人太甚,有人想到了用罢饭来对付。我们来看看它的可行度如何。

每个人对罢餐的需求迫切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他对罢餐的需求一定很迫切(设q=10,而一向不计又对食物不敏感的人可能就觉得无所谓(q=0,可能还有人认为不在食堂吃饭带来的不便不如让他咽食堂的饭菜,而他的q值可能为负。

罢餐的成功要求每个人或至少绝大多数人都不去食堂吃饭,于是需要有人出面号召所有的人,无论q值为多少,统一行动——集体罢餐!从个人的理性角度来看,对于一个q智很小甚至为负的人,可能他会这样想:如果我去食堂吃饭,而别人不去,而这对罢餐成功与否不会有影响,可能还会因为没有人排队,不用等待,菜会比较多,任我选择,师傅们闲着一定对我挺热情)罢餐一旦成功,我也可以一起享受罢餐成的收益;而相反,如果不去吃饭,就会挨饿或吃方便面,总之会很麻烦!反正不缺我一个,又有搭便车的利益,为什么不作呢?!这是经济学中对一个理性人的假设,于是如果聪明的人们都这样想,结果我们的罢餐行动可想而知了。囚徒困境就是这个问题——个人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6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