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儿童作文困境小学教育随笔

2023-05-11 03:4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围儿童作文困境小学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突围,困境,作文,随笔
突围儿童作文困境小学教育随笔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讲,是块难啃的“骨头”。你看,他们在课堂上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左顾右盼,半天没写出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归根结底,同学们缺乏生活体验、语言积累,大脑中空空如也,怎么写出好作文呢?所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体验,给同学们提供感兴趣的材料,让他们有感而发,有源头活水,老师再加以点拨,才是当务之急。

一次上作文课的“小插曲”激发了我的灵感。那次,我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有同学竟然在偷看桌洞里的漫画书。那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连我走到他跟前都没觉察。我火冒三丈:“罚你今晚写篇,就写你看的漫画内容。”第二天,这位同学所写的日记竟然很好。我顿悟:为什么不可以把那些具有强烈挖苦性、幽默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漫画引进到作文教学中来呢?

心动不如行动,我把张乐平先生的经典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全集(彩图注音读物)》带给大家看。这本漫画集所描述的三毛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了解过去,了解历史,却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一份答卷。因为了解过去,了解历史可以让成长的脚步更沉着、更坚实,可以让视野更宽广,心胸更博大。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以外,更需要的冷静的思考,以及心灵的感动和震撼,而这些,在阅读《三毛流浪记全集》等漫画作品时,我们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

面对着淘气而悲惨、胆小又勇敢、可乐又可怜的“三毛”形象时,同学们“饥渴”难耐,一个个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课堂纪律也不需要老师维持了,做小动作的也没有了;他们看得那样起劲,


时而皱眉,时而一脸严肃,时而禁不住笑出声来。在随后的作文中,吴梦迪同学写道:“没想到三毛的童年是那么苦,他饥一顿,饱一顿,四处流浪,受人欺凌,没人疼没人爱,真可怜。那个年代的小朋友是不是都这样啊?我们现在的小朋友相比他们幸福多了,吃喝玩乐不用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宠着我们,没有战火,不用流浪。我真希望让三毛同学“时空穿越”过来,让他有个温暖的家,吃的白白胖胖;让他坐在我们明亮的教室里,和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让他有人疼、有人爱,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语言情真意切,让人感动。看看其他同学的作文,都普遍写出了很多肺腑之言,内容很充实,思想上好似懂事了许多。 看来,首先要有感兴趣的内容,有对思想和心灵的震撼,同学们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的迸发,作文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我想,如果我一味地采取关门主义,加以堵塞而非疏导,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因此,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帮他们选择积极向上而不乏挖苦幽默的经典儿童漫画,再加以作文练,不失为一条卓有成效的渠道。

这些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象,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内容上是对客观事物、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浓缩;在形式上又是某种事物的夸张和扩大。面对漫画,孩子们并非简单的哈哈一笑,不是简单的摄取和留存,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存留在头脑中的漫画形象进展一定程度的概括、加工,因而有了以儿童为主体的多元、个性解读。所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展思维的。”在童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4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