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2022-12-31 00:5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教学设计,体质,课题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抽取样本。

2. 依据抽取的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3. 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并自觉的利用统计思想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准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并得出统计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2.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增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整理的内容,在本章掌握了一定的数据的分析的方法,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分析数据的量。 3重点难点 重点: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 难点:掌握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20.3课题学习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对我校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 2.内容解析

本节的课题学习综合性强,整个活动中几乎用到所有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包括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用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描述数据,计算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等,让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体会通过统计调查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抽取样本,并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建立统计观念。 2.目标解析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并自觉利用统计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准确的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并得出统计结论。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体会数据的真是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要注意复习以前所学关于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理解问题,明确目标

引言 课前准备,下发材料,由小组同学在课前完成数据的收集 师生活动:教师准备材料,并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明确课题、目标

确定抽样调查及样本容量

完成数据收集,保存好原始数据

学生按教师的提示在各个小组内讨论,确定收集数据的方式,设计调查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真实的调查报告引起学生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关注,激发学生了解我校同学体质健康状况的欲望;正确收集数据是做好调查的前提条件,准确记录数据是做好调查的保证,以此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态度。 2. 分析问题,规划思路

问题1:《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中对学生哪几方面的体质进行了测试?你收集到哪几方面的信息?

追问:原始数据能清晰的反应出本校九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吗?用什么方式做进一步整理比较好呢?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样本数据,教师协助学生展示并纠正错误,学生通过思考、小组内讨论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教师巡视指导,将较好的表格展示给全体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展示小组的成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各组相互借鉴;制表时小组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 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问题2:描述数据可以用哪些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追问: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描述已整理的数据?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教师展示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等描述数据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规范画图,并展示部分小组的图形,供学生评议借鉴。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描述数据的多样性;经历作图,感受不同的描述数据方法,并能比较哪种图形更为恰当。 4.小结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题的解决过程,谈谈自己的感悟: (1)本次活动中你是如何开展调查?请作简单介绍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经历了统计活动中的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你学到了什么? (3)谈谈统计调查对你的生活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回顾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可以提高反思的针对性,让学生体会学习是为了运用,通过这次调查活动,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统计调查来源于生活实践,用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5.布置作业

教课书第134页的“数学活动” 五、目标检测设计

1.如果样本方差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样本容量为 . 设计意图:考查对方差公式的理解.

2.已知 的平均数 10,方差 3, 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设计意图:考查对平均数与方差的理解.

3.某学校对初二年级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初二(1)(4)(8)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他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

班级 行为规范 学习成绩 运动 艺术获奖 劳动卫生 初二(1 ) lO 10 6 lO 7 初二(4) 10 8 8 9 8 初二(8) 9 lO 9 6 9

(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的平均分、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他们的得分进行排序。

(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①均为整数;②总和为10;③不全相同),按这个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级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本章所学习的数据的分析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4EG.html

相关推荐